职务:副主任医师
科室:核医学科
擅长:核医学、影像诊断;放射性核素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癌,皮肤血管瘤,瘢痕疙瘩,牛皮癣,慢性湿疹等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白天,预约电话:
![]() | 杨俊,男,汉族,1955 年 11 月生,籍贯云南通海,副主任医师,大专学历,石家庄医专医疗系毕业,核医学科主任,医龄 38 年,云南省核医学分会常委,云南省医院协会核医学管理工作委员会委员,红河州专家协会会员。 1989 年,杨俊主持筹备恢复云锡职工医院核医学科,由于领导重视,起点高,很快成为滇南地区同行中核医学设备最先进,开展项目最多的科室,在本地区创造了许多个第 一,如:1990~1992 年,首次建立个旧地区吸碘 -131 率正常值,至今仍是滇南地区唯一建立吸碘 -131 率正常值的核医学实验室,论文在 《西南、西北地区会议上交流》 同年在本地区首次开展,放射免疫 HCG;β2—微球蛋白;铁蛋白;胃肾素;血管紧张素;醛酮等一批项目,填补本地区空白;1993 年配合红河州公安处,在红河州率先开展放射免疫尿吗啡测定。 1999 年在红河州首先引进双管 γ 检测仪使工作效力提高 3 倍。 2001 年在本地区率先引进美国雅培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仪,使科室工作上了一新台阶, 该设备在国际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较短的检测时间,较多的服务项目,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服务项目从原来 10 个增加到 30 余个,当地人民享受到一流的服务。经济效益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了 5 倍。 2003 年,引进中科大扫描机,结束了红河州地区核医学只有功能,体外无显像的历史;2004 年开展的放射性核素治疗皮肤病,目前在红河州地方医院仅此一家。经 100 余例瘢痕疙瘩,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有效率 100%,治愈率达 41%。2006 年撰写论文 《162 例恶性肿瘤血清铁蛋白测定结果分析》,发表在昆明医学院学报上。2007~2009 年所作的课题有:《CA—153·CEA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 论文在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发表并获 2007年“优秀成果一等奖” ;《性激素测定对不孕症的诊断价值》 在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发表; 《来昔决南钐[153Sm]》 治疗骨转移癌已治疗 5 例全州首次开展 (与肿瘤科合作);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论文发表在 《中国现代医生杂志》;云克治疗骨转移癌已做了 11例,全州首次开展 (与肿瘤科合作);放射性 I 125 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已做了三例,全州首次开展 (与肿瘤科合作);氯化锶 [Sr 89 ] 治疗骨转移癌,已做了 6 例,属州内首次开展;核医学大型功能影像设备 (SP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