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官网!
  • 工作时间
    24小时
  • 服务电话
    挂号指南、就诊建议:0873-2129212
    医疗咨询:0873-2129899
    建议与评价:0873-2129997
    疫苗接种咨询:0873-2129678
  • 医院地址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金湖东路229号
《一家人 不见外》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民族团结进步短片真情暖心
来源: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日期:2019-12-30 浏览:6320次 [ ]
摘要: 2019年国庆节前夕,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红河州红十字医院,围绕“制作一部宣传短片、一套宣传画册、一批宣传标语,打造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科室、一套民族医生班子,设立一个民族导医台、一个民族便捷窗口、一个民族医学陈列室,开展一次义诊”“九个一”,抓实抓好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医院”创建活动,拍摄了一个真情暖心的短片《一家人 不见外》,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医疗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边疆各族人民开启“健康之门”。

2019年国庆节前夕,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红河州红十字医院,围绕“制作一部宣传短片、一套宣传画册、一批宣传标语,打造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科室、一套民族医生班子,设立一个民族导医台、一个民族便捷窗口、一个民族医学陈列室,开展一次义诊”“九个一”,抓实抓好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医院”创建活动,拍摄了一个真情暖心的短片《一家人 不见外》,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医疗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边疆各族人民开启“健康之门”。

短片以《健康报》报道的该院医护人员为患者义务熬粥8年为主线,串起另外三个真实的故事,在展现医患情深的同时,也彰显了民族团结心连心。

当一个突发的卫生事件发生,一个年轻的妈妈接到电话,不得不失信于为孩子买玩具的承诺,匆匆刚回医院参与急救患者,孩子一边哭,一边责怪:“我的妈妈是个骗子!”

当手术后的一位边疆妇女因为亲人打工、不能陪伴在身边,而情绪失控摔了护士给她端水喂药的杯子,护士悄悄擦干委屈的泪水,重新回到患者身边,轻声细语地说:“你的家人没来,还有我这个妹子!”这些貌似平常的小事,一直就在医院司空见惯地发生,简单真实而不经意间就触动了我们心扉。

另一个故事,则关于红河州南部边疆县到个旧市小凹塘锡都冶炼厂打工的一对哈尼族夫妇的儿子,7岁的小男孩在个旧市锡城镇水塘寨小学读书,2016年6月22日下午,孩子放学回家途中,突然遭遇3条恶狗咬成重伤,好心的路人拨打120,救护车将其送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抢救,医生诊断:其头面部、四肢多处撕裂伤,气管开放性损伤,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孩子母亲赶到医院时,身上只有100元钱,孩子的手术却早已经有条不紊展开。在医院帮助下,3条狗咬伤七龄童的报道见诸媒体后,立即有众好人捐款4万余,其中,爱心人士自发到病房捐款突破万元。2016年6月28日,善爱协会也送上了187位爱心人士的16206元爱心救助款,媒体跟进报道《187颗心说明:狗咬人无情  人帮人有爱》。2016年6月29日,这个哈尼族小朋友又迎来一群关爱的他的人,他们是个旧市锡城镇中心校的领导和老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个旧市支公司的“爱心使者”。个旧市锡城镇中心校送来师生们的爱心捐款13106.6元,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个旧市支公司的“爱心使者”也专程探望被狗咬伤的小朋友,并开启“绿色通道”,先行赔付了10000元。此外,还有医院的病友、医生、护士,也有不少为这个哈尼族孩子捐款,个旧吉安街江外小吃的一个厨师,也专程捐款200元,他说:“我也是打工的,不要问我的名字”。各项救助,累计突破5万余元。

之后,时任个旧市教育局局长的张勇等领导,又专程到病房探望和慰问了这个哈尼族小朋友及其父母,并代表教育局送去了10000元的捐助款。张勇说:“其实,这不仅仅是关爱农民工子女的一次医疗救助,也是我们用实际行动履行基本职能、体现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举措。”

《一家人 不见外》仅有4分钟,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却只能用象征的手法表现这些感人的故事,当一双双援手相握,我们真的相信了,这是一家人心与心的集合!

民族团结进步红河.jpg

曾经,寻找答案——

除了血缘,

还有什么,

可以让素不相识的人们,

生死与共?

这里,是生命的一段历程。

可是,不明白“天使”到底在忙碌什么?

凌晨悄悄熬制的米粥,

为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每一个心惊的通知,

或许也让人心寒,

在金钱与生命面前,

到底还有没有信心和信任?

对自己的亲生骨肉,

都可以说话不算数。

谁的眼泪,

可以改变你的“铁石心肠”?

难道,

药片可以治好人间百病?

就算天使,

你能代替我的父老乡亲、兄弟姊妹?

其实,

对生命的敬畏、坚守与照护,

已经让我们成为不离不弃的一家人!

所以,

没有什么,

可以阻止我们对生命争分夺秒的救治!

一双双援手,是一家人心与心的集合!

所以,

孩子的失望已经慢慢习惯,

有一天他会理解,

“妈妈的欺骗”,

是为了履行医护人员的誓言!

所以,

心甘情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你熬粥,

不言付出,不求回报,

只为了让你找到家的味道!

一家人,不见外!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赵俊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