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扮患者,你们给我打针!”当穿了3个小时防护服的护士“实战操作”一针见血,他欣慰地舒了口气。他说:“这表明,我们的医疗队不仅技术过硬,心理素质也能够面对即将奔赴的战场需要了!”
这个自愿当“患者”给护理人员练习打针的,就是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红河州红十字医院的医务科科长李建华。
为援助湖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2020年1月28日,医院根据云南省卫健委、红河州卫健委的要求,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红河州红十字医院召开组建武汉疫情防控外派医疗队动员部署大会,迅速组建了由一名医生、9名护士组成的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及10名护士组成的后备护理组,并立即强化实战集训。
从报名到入选,再到走进隔离病房,队员们很荣幸能成为一名光荣的逆行者,可要说一点都不害怕那是假话。战前集训中,队员们已经真真切切能感受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心里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充斥在内心深处的那股子荣誉感和使命感。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建华看在眼里,深知心理素质强化训练的重要性。此刻,一则报道也深深触动了李建华,那是在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自1月22日开始被定为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当日发热门诊,病区全部改造成发热病区,骨科病区将改造成发热二病区,31岁的张婷是骨科病区一名护士,从这一天开始,她和同事们一直在加班加点忙着病区的各项准备工作。24日除夕,张婷仍和昨天一样穿上防护服,在病房忙碌。由于每位病人的输液量较大,护士的工作量很繁重,密闭的防护服让她闷出了一身汗,她感觉想吐,赶紧到卫生间,没想到一下晕倒在地……除了技能和体能,意志和心理成为战胜疫情的重要因素。
李建华一遍又一遍告诉告诉队员们,在疫区工作,自身的防护是首位的。于是甘当“陪练”,和队员们一次次模拟实战训练:按工作要求,进入工作区域,要在第一个房间将贴身衣服消毒;再到另一个房间,穿连体衣服消一次毒;穿外层的防护服,再到一个房间里进行一次消毒。穿好隔离服,戴上手套和口罩进入消毒区域后,在潜在污染区,进行紫外线消毒,在完善一系列的措施后,才能到隔着玻璃的重度污染区(治疗区)。鲜为人知,由于防护服不透气,再加上高强度活动,身体散发热量,衣服经常汗湿,护目镜经常被熏得雾蒙蒙。口罩、护目镜也会把脸部勒出深深的痕迹,很不舒服。因为消毒等程序特别复杂,上班时间内,医护人员都不出治疗室,也不能喝水,连大小便都无法解决,大家只能少餐、少食、少喝水,甚至穿着成人纸尿裤(尿不湿)上班。为化解大家心理压力,李建华一边与队员们练习“憋尿功”,一边密切配合相关部门,为队员们出征准备好纸尿裤,他幽默地说,这是孩提时代最美好的回忆和体验了。
经过训练,队员们的心理素质足够强大起来。穿了3个小时防护服的护士“实战操作”,李建华主动撸起自己袖子,而护士一针见血,李建华也如释重负。
2月4日,立春。李建华为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们壮行,挥毫赋诗:“春意犹浓,凉意未衰,举国上下,只为新冠,书记指示,总理关怀,云岭大地,心系楚乡,省州一心,共度难关,三院同胞,立马当先,高层重视,立位高远,殷殷嘱托,勿忘初心,铿锵领命,旦旦誓言,情撒鄂南,不辱使命,整装待发,后方坚援,临行一语,强技健体,出门在外,平安第一,待到凯旋,再叙它音。莫道山关路远,且看我三院儿女驰骋!”
后群 赵俊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