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推进医院各学科之间的发展,挖掘学科的潜力,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从2020年3月5日开始,历时两天,集中对全院各科室、尤其是医疗医技科室学科建设进行年度述职和深度研讨,重点是针对学科目前发展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评估和分析,形成可落地的学科发展举措。医院将借助学科评估,详细梳理,分层分类支持学科,积极营造学科建设氛围,加大医院改革管理力度,全面提升医院建设和管理的质量、速度与效益,促进医院快速向上提升。
副院长后群点评:学科建设是立院之本,是医院提高医疗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两天来,各科室主任认真述职,深入分析和科学研讨,为医院进一步推进科室发展、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各学科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动力,促进了管理本领和管理理念的提高。
院长杨连升指出,众所周知,医院的发展,时刻都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当中,一家医院要长盛不衰,就必须具备一些其他医院所不具备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由于短期内不能被模仿,因而成为医院保持长期领先优势的有力武器。但是核心竞争力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都是医院长期发展的历史沉淀。只有通过有效的战略管理,通过预先的谋划,通过树立牢固的目标,通过长时间的悉心积累,才能最终形成和发展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该院坚持实施“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是该院打造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成为红河州内肿瘤专科“领头羊”,省内有影响力、国内有知名度的现代化三甲肿瘤专科医院的现实选择。
2019年,在全院共同努力下,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学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1月2日至3日,大理大学第九届临床技能竞赛成功举办,该院派出的4名临床专业实习同学,在比赛中夺得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1名。
1月15日,该院将专科专病研究室调整为:甲状腺癌、乳腺癌研究室、肺癌研究室、宫颈癌研究室、喉癌研究室、大肠癌研究室、肾病、职业病研究室、病理研究室(含生物样品库)、生物免疫研究室、肿瘤化疗研究室、肿瘤放疗研究室。
3月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该院隆重举行李文亮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
4月15日,红河州癌症中心在该院正式成立。同日,在云南省率先成立健康管理肿瘤筛查中心。
4月27日,由该院牵头成立红河州肿瘤影像诊断中心,红河州第一、第二、第四人民医院以及红河州各县市有意向的共计18家医疗卫生机构,成立红河州肿瘤影像诊断中心分中心,搭建起红河州肿瘤影像资源的共享云平台。同日,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向述天教授,也在该院正式建立工作站。
5月31日至6月2日,第六届中国西部睡眠医学大会举行多导睡眠技能大赛中,该院代表地州民族特色的睡眠医学MDT团队,荣获三等奖。
6月16日,该院举办红河州肿瘤信息登记点授牌仪式,在红河州15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肿瘤信息登记点。
6月20日,该院肿瘤内科医师袁晓露参加云南中医药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暨第四届临床实践教学基地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荣获实践教学组二等奖。
7月1日,该院正式在原胸外甲状腺乳腺外科基础上成立胸外科、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并开始正常的诊疗工作,增添了医院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强劲动力,这3个学科,在云南省DRGS权威公示中名列前茅,在红河州排名第一。
7月17日,云南省房颤联盟在昆明正式成立,该院也成为该联盟成员单位之一。
8月27日,该院参加了第六届GPM最强音云南省总决赛,13支参赛队巅峰对决,该院团队荣获第二名。
8月9日,院内重点专科(专业)评审会议召开,最终确定出三个专科一个专业作为院内培育重点专科(专业),培育时间为一年,分别是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放射科、睡眠专业。
9月,该院肿瘤重点专科、耳鼻咽喉科重点专科顺利通过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验收。
9月26日,云南省百名模范优秀医师表彰大会在昆明举行,该院院邓修平跻身“云南省百名模范优秀医师”之列。
10月10日,云岭先锋网公示了2019年“云岭名医”,该院医师后群跻身之列,是红河州医疗卫生单位目前唯一的一个。
10月18日,该院在国医大师张震工作室的基础上,“国医馆”开业。
10月26日至27日,大理大学临床医学院主办了“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该院心内科阮明珠、肾内科姚荣芳、骨外科陆洪生、泌尿外科张继鸿4名教学骨干医师荣获团队三等奖。
11月23日,该院肿瘤内科主任杨瑞萍,带领陈雪丹、安艳海、黎盼盼、袁晓露组成的团队,赴昆明参加云南省姑息与支持治疗高峰论坛肺癌靶向精准治疗辩论赛,荣获一等奖。
11月30日至12月1日,“2019首届云岭护理发展高峰论坛暨护联体联盟成立大会”在昆明顺利举行,成立了云南省首家护联体联盟,该院作为区域富有影响力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也有幸成为云南省首批“护联体”联盟单位。
12月7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热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吴稚冰教授,向该院授予“全国肿瘤热疗示范基地”的牌子。
12月7日,红河州医学会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在该院举行成立仪式,该院邓修平医师担任红河州医学会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2月16日,云南省卫健委办公室印发《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云南昆钢医院等3所医院等级评审结果的通知》(云卫医发【2019】30号),批准该院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标志着该院成为继云南省肿瘤医院之后的全省第二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
院长杨连升说:同志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实践证明,临床重点学科建设的目标与成效,是医院管理中的核心问题。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医院阶段性完成了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优势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战略性任务,实现了医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当前,公立医院学科建设已经由规模效应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强势的重点学科体系、创新的研究方向、扎实的人才培养环境、拓展的医疗市场份额,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已经构成医院核心竞争力。而今,我们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云南省滇南肿瘤医学中心的建设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们的总体目标,将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国内顶级团队的支持,向国内肿瘤治疗前沿技术看齐;依托云南省肿瘤医院及其红河州肿瘤临床分中心,以云南省滇南肿瘤区域中心建设,突出肿瘤外科治疗成效,细化肿瘤内科分类,完善肿瘤放疗手段,丰富肿瘤治疗内涵,实现区域内规范化、同质化的肿瘤诊治,提升区域内肿瘤治疗疗效;最终,把云南省滇南肿瘤医学中心打造成云南省第二、国内有影响力的肿瘤中心!
最后,杨连升提四点希望和要求:首先,学科建设是全院的事,涉及方方面面,全院干部职工都要加深认识并提高关注度,共同参与到关心学科建设的工作中来,围绕学科建设这盘棋来开展分工与合作;其次,要注重学科间的相互合作,要转变目前的评价方式,最终目标是形成大团队,拿大项目,取得大成果;三是要关注学科建设的核心,即人才问题、学科带头人问题,要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培养中青年骨干;四是要有危机意识,查找差距、统一认识,全面促进医院发展,为今后学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希望通过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来查找并解决当前学科建设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将学科建设的思路转化为成果,让医院焕发出更加绚丽的辉煌。
赵俊峰 马普华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