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是耳鼻咽喉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耳鼻喉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3位,仅次于鼻咽癌、鼻窦癌,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呼吸道高发肿瘤,占全身肿瘤发病率的1%~5%,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开展新型微创、去癌保声新技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患者的喉功能,避免了全喉术后终身失语、终身戴管的痛苦,近期又有两名喉癌患者成功接受该手术。
今年49岁男士显某,因声嘶1-2年加重2月,在外院用药后无好转,慕名来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找到了崔振英主任。经过喉镜检查:患者右侧声带可见白色假膜覆盖,表面粗糙,双侧声带充血。病理报告:高分化鳞状上皮病变伴局部癌变。颈部淋巴结B超及喉部CT及磁共振增强均提示无淋巴结转移,综上考虑喉鳞状细胞癌,声门型T1aN0m0。崔振英主任考虑到患者早期声门型喉癌诊断明确,在治疗时侧重于对病灶的彻底清除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保证喉部结构的正常,使其术后喉部功能受影响较少,决定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为患者手术,这种新型的微创技术,应用等离子低温瞬间对肿瘤及基底部组织进行消融,可以避免传统开放性手术带来的巨大创伤。手术顺利进行,冰冻切缘阴性,术后第1天,患者便可正常进食,生活自理,无咽痛、呼吸困难,无发热、吞咽困难等不适,术后第5天,患者就出院回家了。
杨大妈,女,72岁,被反复加重的声音嘶哑、声带病变折磨了一年多了,这次,她找到了该院崔振英主任,经过病理诊断,杨大妈确诊为喉鳞状细胞癌。可是,因为病变范围较广,且已有两次手术史,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已经无法彻底根治杨大妈的肿瘤。通过完善相关检查,崔振英主任给患者采用了(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及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吻合术)即CHEP手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患者的喉功能,避免了全喉术后终身失语、终身戴管的痛苦。术后患者通过吞咽训练,很快恢复了正常进食,顺利堵管、拔管。目前随访一切正常。
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崔振英介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传统手术是喉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如何安全切除肿瘤组织,且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喉部结构与功能,提高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一直关注的问题。微创外科治疗理念的出现及低温等离子的临床应用,使得这个目标有了实现的可能。而CHEP术式的广泛应用,对于局部病变较严重的患者,避免了其中部分患者需要全喉切除,终身失语的痛苦,术后发声质量好,拔管率高,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崔振英医生提醒,喉癌需谨慎对待。早期治疗对于喉癌患者的功能保留至关重要,声音嘶哑是声门型喉癌的最早期信号,凡成年人不明原因发生声音嘶哑且持续两周以上,尤其长期抽烟、饮酒及有家族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均应做细致的喉部检查,不可掉以轻心。喉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获得长期生存率,且可以争取保留喉功能的机会。
摄影报道 / 胡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