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放射治疗泰斗殷蔚伯
2020年12月6日,全国放疗界多会场祝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全国放疗泰斗殷蔚伯教授89岁生日,云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李文辉代表云南放疗界送上祝福。而正在美丽的锡都个旧、金湖之滨的红河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召开的“健康红河”云南省滇南肿瘤学大会,也祝福殷蔚伯教授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同时,红河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及滇南肿瘤学大会的专家教授和广大医护人员,也衷心祝福云南省最早成立的肿瘤科的首任科主任、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梁裳缇91岁生日快乐,特意为他准备了一个温暖的烛光晚餐。两位抗癌前辈的往事与功勋,也呈现在世人面前,铭记在中国抗癌事业、滇南抗癌事业的青史里。
著名肿瘤专家黄国俊(左三)、殷蔚伯(右三)两位教授指导云锡矿工肺癌工作
二十世纪60年代初,云锡矿工的肺癌发病率为10万分之628.28人,成为国内肺癌的高发区之一,1975年1月29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303号作了“关于云锡公司矿工肺癌问题”的报告,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重视。1975年2月5日,刚刚做完手术的周恩来总理交代身边的同志把中科院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李冰找来。周总理问:“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知道!”李冰声音有点嘶哑。周总理嘱托:“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北京医疗队不远千里而来,深入百里锡山调研和开展肺癌防治,其中,就有1931年出生于天津的殷蔚伯,他195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79-1981年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进修学院放射肿瘤科任访问学者,担任过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中华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第三委员会及国际放射肿瘤学会委员,《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主编等。1975年3月9日,当时的云锡职工医院、今天的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率先在云南省成立肿瘤科,首任科主任梁裳缇,他1929年出生于江西高安,1953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同年11月分配到云锡职工医院工作,在肺癌诊治研究工作中,他与其他医师团结协作,在肺癌早期诊治攻关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1982 年 5 月应邀赴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肺癌学术交流大会,1983年与副主任医师黄绍锵共同参与中国第一部《纤维支气管镜图谱》的编写工作,1992 年云南省政府授予“突出贡献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终身奖,退休后长期返聘在肿瘤科从事临床带教工作。在个旧乃至个旧以外地区的癌症患者中,梁裳缇的名字他们并不陌生。
周恩来、邓颖超对云锡矿工肺癌防治的关心
于是,殷蔚伯和梁裳缇,成为了践行总理嘱托的抗癌先锋之一,成为了并肩与癌魔战斗的亲密战友。
梁裳缇
祝福梁裳缇91岁生日
2010年,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建院70周年的“云南红河(个旧)国际肿瘤防治新进展学术讲座”上,国内外肿瘤防治专家云集,从人类的科技手段的发展,到对肿瘤的控制,区域变化、治疗状况、生存率都进行了探讨。当地媒体记者武俊在会议期间,采访了部分专家、学者,其中,就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已经79岁高龄的殷蔚伯教授。殷蔚伯说:“我来过个旧8次,解放前的抗战时期,我在昆明已经会讲云南话了。上世纪70年代,我们北京医疗队刚来的时候主要是做肺癌的致病原因的调查,我们就去坑道,找矿工访谈,工人们对我们都很好奇,又热情,我们每到一地,矿工就围了上来。我们就从几代矿工史的工人开始调查,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在坑道里的劳动保护等问题,对他们中发现肺癌的矿工的生活习惯,劳动状况的了解,使我们在防护肺癌方面,提供一些思路。”
殷蔚伯回忆,当年云锡职工医院的肿瘤科建立后,医院购买了放射治疗设备,一开始病人害怕,不太愿意接受放射治疗,他们就做工作,请患者接受治疗,这个阶段医生是在找病人,因为有的病人觉得开刀好,切除了就没有事了,不太愿意做放疗。后来,病人慢慢了解到放疗的治疗效果,每天有十几个病人需要治疗。2010年11月12日,在“云南红河(个旧)国际肿瘤防治新进展学术讲座”上,殷蔚伯教授作了《放射治疗与器械》的报告,指出“45%的恶性肿瘤是可以治愈的,其中,22%手术治愈,18%放射治疗治愈,5%化疗治愈”。数十年来,殷蔚伯教授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放射肿瘤学专业人材,目前这些人材分布在全国的放射治疗科岗位上,成为我国放射治疗学的中坚力量,并应邀在美国、泰国等地讲学,经常参加国际上的学术会议并多次主持国内、国际大型学术会议。而且,殷蔚伯教授主编了放射治疗学教材《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三版,参加编写《实用肿瘤学》、《现代肿瘤学》、《肿瘤学》等多部专著。
周总理
为了纪念周恩来总理指示“一定要解决好云锡矿工肺癌防治”40年,2015年11月13日至14日,“肿瘤放射治疗及综合诊治规范新进展学术会议暨2015年云南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学术会议”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举行,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殷蔚伯教授、余子豪教授、胡逸民教授,徐国镇教授,以及全国各地的放射肿瘤学医师,放射生物学研究人员,医学物理师,放射治疗技师,放射治疗护士及医学工程师等等150余人,相聚一堂,共同交流和展示放射肿瘤学各领域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共同探讨和展望放射肿瘤学的发展前景,成为推动云南省、红河州肿瘤防治研究工作,尤其是推动放射治疗发展的一次“群英会”。在殷蔚伯教授从医院报告厅通往临床科室的途中,一位患者及家属立即迎上来,请84岁高龄的殷蔚伯教授看胸片。患者动情地说:“老医生,我知道你是从北京来的,水平高呢!”
有人问殷蔚伯教授,是什么力量支撑你不断来到锡都个旧?
殷蔚伯教授和梁裳缇的搭档、当时云锡职工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后来该院肿瘤科第二任科主任黄绍锵,讲述了同一个故事:“一次,云锡老厂锡矿抬下来一位被砸断了腿的矿工,解开厚厚的纱布一看,要不是还有一半的皮连着,让人简直难以相信那条断了的腿还是这位工人的。梁裳缇看到这样的场景时,泪水夺眶而出,这是多好的工人啊!他们为了什么?而当他听到这位工人说他是一个共产党员时,梁裳缇震惊了,原来世界上就是有这样一种人,一种为了救助其他矿工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自己的人。作为治病救人的医生,我们的心,怎么能不与他们紧紧靠在一起?”
周恩来总理的心,与云南锡矿工人紧紧靠在一起;抗癌卫士的心,与患者生命也交融了,他们用义无反顾地探索与实践,践行总理嘱托,与癌魔不断抗争,延长和拯救了无数患者宝贵的生命。打开一份尘封的登记册,我们看见了抗癌的曙光,相信癌症≠死亡!例如这些记录:
夏XX体检发现肺癌,1974年3月22日右肺中下双叶切除,手术后诊断: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周围型尘肺癍痕癌T1N0M0 IA期,手术后15年1个月逝于右上和左下肺炎。
张XX普查发现肺癌(坑龄9年没够10年,不算矿工肺癌),1974年4月27日左全肺切除,手术后诊断:左肺上叶中心型鳞癌T1N0M0 IA期,手术后21年5个月逝于肺炎。
曹XX体检发现肺癌,1975年6月20日左肺上叶加左主支气管袖状切除,手术前化疗,手术后诊断:左肺上叶中心型腺癌T2N0M0 IA期,生存期超过15年。
何XX普查发现肺癌,1976年12月2日左全肺切除,术后诊断:左肺上叶中心型鳞癌T1N0M0 IA期。49岁手术,80多岁非肺癌死亡。
……
锡矿工人肺癌防治工作,也被列入了国家的“六五”、“七五”“八五”医学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及州级科技进步奖励,其中《云锡矿工肺癌病因学研究》199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迄今为止云南省医疗卫生单位获得的最高级别的国家科技进步奖。
殷蔚伯与我院肿瘤放疗科主任王家祝合影
从左边开始分别是徐国镇、余子豪、胡逸民,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放疗科三老,中国放疗界3位老前辈
白驹过隙,岁月如歌。而今,在殷蔚伯和梁裳缇等抗癌前辈们引领和激励下,红河州抗癌事业不断向前发展,1975年3月9日,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在云南省率先成立的肿瘤科,到2011 年1月,按亚专业不同一分为三各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到2015 年1月1日,肿瘤外科更名为胸外科,2017 年3月22 日,医院下发文件:“甲状腺外科专业划归胸外科,胸外科加挂‘甲状腺、乳腺外科’牌子”,成立胸外科•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2019 年7 月1日,在原来的胸外科•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的基础上,3个专业独立为3个科室:胸外科、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并且,该院肿瘤学科跻身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历史镌刻下奋斗者足迹:肿瘤科首任主任梁裳缇,第二任主任黄绍锵,第三任主任常润生,第四任主任苏金林,第五任主任汪晓洁,第六任主任瞿智祥。2011 年1月肿瘤科分为肿外、肿放、肿内三个科室,肿外首任科主任宝福洲,肿放首任科主任刁先民,肿内首任科主任杨瑞萍。
2019年12月14日,云南省卫健委办公室印发《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云南昆钢医院等3所医院等级评审结果的通知》,该院被正式批准成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标志着该院成为继云南省肿瘤医院后全省第二家、地州唯一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
践行总理嘱托,筑梦健康中国!迄今为止,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累计收治肿瘤患者近20万人次,放射治疗患者20万余例次,仅2019年收治肿瘤患者就突破1万余人次。其中,早期肺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早中期乳腺癌综合治疗5年和10年生存率、鼻咽癌放疗5年和10年生存率等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走出数十个全国、全省抗癌明星。
摄影报道 / 赵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