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正气,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更好地践行“精医、重德、团结、奉献”的院训,进一步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彰显新时代医务人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2020年12月30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举行第二届“感动三院”颁奖典礼,对杨宝和、李建华、蒋文康、李艳萍、赵艳梅、周博6位“感动三院”先进人物进行表彰,同时,对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驻村扶贫工作队、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援助湖北抗疫医疗队两个“感动三院”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号召全院干部职工,以先进人物和集体为榜样,不断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将医院的行风建设和精神文明落到实处,确保为病人尽责任,为社会负责任,促进全院医德医风的不断提升。
院长杨连升为杨宝和颁奖
医院党委书记马宁为赵艳梅颁奖
院长杨连升为蒋文康颁奖
医院党委书记马宁为李艳萍颁奖
个旧市卫健局副局长张毅为周博颁奖
个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慧为.李建华颁奖
个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慧为“感动三院”
先进集体——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驻村工作队颁奖
红河州卫健委党委书记毛晓鹏为“感动三院”
先进集体——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援助湖北抗疫医疗队颁奖
院长杨连升为“感动三院”先进集体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援助湖北抗疫医疗队颁奖
据悉,“感动三院”评选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尤其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新冠疫情,在极其艰难的2020年,全院医务人员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治疗,攻坚克难和不断前行的品格力量催人奋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在抗疫斗争中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也在扶贫工作中交出了一张优秀的答卷,更在患者救治工作中开启了生命的光辉与希望。2020年,医院住院患者首次突破3万人,收治新增肿瘤患者近4000人,肿瘤患者占了全院出院患者的45%。“三院人”用奋斗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用坚守的背影,演绎着泱泱大国的生生不息;用默默无闻而坚韧不拔的奉献,书写着医者仁心的华章。第二届“感动三院”先进人物和集体的评选,是这个奋斗群体的典型和代表,他们的故事,波澜不惊,却让人刻骨铭心,暖流涌动。
他的一双手,似乎与影像报告和病理诊断心有灵犀,40余年的矢志不渝,不仅仅成就了这样一双回春妙手,更成就了一位“红河州最受信任的医生”,一位受人尊重和敬仰的“最美医师”!2017年退休后,他欣然返聘回院,继续为人民服务,继续致力于乳腺疾病的诊治,并毫不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年轻医师,助力他们成长为乳腺学科的骨干。2020年12月25日统计,科室开展手术794台次,让乳腺外科在云南省DRGS权威公示中一直名列前茅。他,就是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杨宝和。
2020年2月,疫情来袭,封城、隔离、全体医护人员严阵以待,和新冠病毒展开赤膊之战,他,义务反顾站在了最前线。而另一边,是母亲被毒蛇咬伤的噩耗,他当然想要回家照顾母亲,但又如何能放下医院的星星灯火。工作拴住了他的每一个日日夜夜,甚至,身为骨科医生的他竟无暇顾及骨折的妻子,妻子只得自己寻找草药,不幸造成急性肾衰。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他深知,这是一名医生“舍小家、为大家”的坚守,他用汗水和奉献持之以恒地捍卫这份坚守。他,就是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的前医务科科长李建华。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他的一天总是在“忙碌”中开始,在“疲惫”中结束。在急诊和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一线科室,他一干就是12年,争分夺秒,已成了他工作与生活的常态,但他却乐此不疲,从未言苦。阖家团圆的除夕,他守候在急诊科室,随时准备为被爆竹伤到的患者医治;寒意逼人的午夜,他从家里一路疾驰奔向科室,只为给生命多赢得一秒抢救时间。不论春夏秋冬,黑夜白昼,凭着对生命的无限敬畏和尊重,他用“钉子精神”坚守在“急诊”这个与死神较量的竞技场,挽回了无数患者生命的春天。他,就是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急诊科主任蒋文康。
戎装已惯逆中行,战火燃眉胆气升。一手推开年夜饭,义无反顾救苍生。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作为一名呼吸科的专家,她更是首当其冲、身先士卒。天天参加全院所有发热、肺部感染病人的会诊,而病人有来自广州、江苏、浙江等地旅居史等,情况比较复杂。她深知,稍有疏忽,就难免造成疫情的漏检和传播。从2020年1月23日至2月2日,她亲自参与全院会诊、筛查发热病人935人次,最大努力防止疫情的传播与蔓延。当新冠疫苗进入二期试验,她又主动报名,担当疫苗试验的志愿者。她,就是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艳萍。
一个内心无比柔软的女强人,从澎湃的青春走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用16年的时间成为肾内科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学科带头人。如同她的名字,如同“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梅花,她用暖心的服务,赢得患者的一致好评,为患者遭遇的生命严冬擎起温暖明亮的火炬。弹指经年,记录的是她对生命分分秒秒、如履薄冰的敬重;救死扶伤从不轻言放弃,她心中盛满的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是健康中国的美好愿景与生命重托。她,就是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赵艳梅。
甲状腺是一个蝴蝶形的小器官,位于气管的前方,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它分泌甲状腺激素,是身体代谢的主要调控者。优秀的甲状腺外科手术医生,被形象喻为“颈上蝴蝶”的“舞者”,他就是这样一位“舞者”,无影灯下,巧手慧心、一丝不苟;病榻之侧,谦谦仁心,温和宽厚。从1995年大学毕业来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到2016年担任甲状腺外科主任,他以刻苦的钻研、精湛的技术、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同道的尊敬和患者的认同。他,就是“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与患者同命相连、共同抗癌的主任医师周博。
3年来,6位热血男儿遍访贫困户605户3121人,进行危房改造358户;积极争取单位领导支持,协调扶贫资金近100万元,让帮扶对象面貌焕然一新,直接对口帮扶的73户贫困户与片区605户贫困户全部如期脱贫,并且,辍学生清零,道路交通、活动室建设、饮水、动力电、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标准化卫生室等全部达标。眺望希望的田野,是2200亩草果、2100亩茶叶和650亩本那芭蕉,以及新建的黑木耳人工食用菌基地。脚踏扶贫路、民颂赤子心!山上的果实熟了,人民的心热了!他们,就是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驻村扶贫工作队——王小进、王一伏、杜雨峰、李云龙、钱廷康、谢大顺!
2020年2月4日,援助湖北抗疫医疗队10名队员宣誓出征、驰援武汉,2月12日,又有10名队员再次出征,支援湖北嘉鱼,截至2020年4月6日,20名队员平安凯旋,实现了“零感染,打胜仗”的总体目标,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彰显了伟大的抗疫精神!人们尊称他们抗疫英雄,然而,他们说,面对疫情,个人的力量轻如尘埃;国家的意志,白衣战士的情怀,全社会的支持,所有人对生命的热爱,像三山五岳巍峨,像江河大海澎湃!相信,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天使之爱,贡献永存!他们,就是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援助湖北抗疫医疗队——黄志兵、龙维春、吕佩颖、李继萍、许永彩、王龙芬、刘壮祥、钟微、李文祥、景秀姗、黄锦、苏涛、普杰、李娜、钱玲巧、赵美华、赵莎莎、王颖、赵梅凤、李婕!
赵俊峰 赵薏 李猷 文图
附: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第二届“感动三院”颁奖词
杨宝和——有位作家说:“也许乳房是最为神圣和文明的人类器官了,它不仅仅属于女人,而是浓缩的人类发展史。”从古希腊、古印度和中国的《黄帝内经》中,就记载着人类与乳腺癌漫长的抗争史。这位从事肿瘤工作40余年的“红河州最受信任的医生”,用一颗仁心、一双妙手,舞动充满活力的粉红丝带,赢得了众多患者的尊重、感激和崇拜!这位老骥伏枥、春暖杏林的医生,让无数赢得了未来的乳癌患者重树庄严与自信——做女人挺好!
李建华——春意犹浓,凉意未衰,举国上下,抗击新冠……“来,我扮患者,你们给我打针!”当穿了3个小时防护服的护士“实战操作”一针见血,他欣慰地舒了口气,说:“这表明,我们援助湖北抗疫的医疗队员不仅技术过硬,心理素质也能够面对战场需要了!”这不仅仅是一个医务科科长的责任与担当,也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医生,对医者仁心的生动诠释。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医生,这些故事,与初心、信念、梦想、精诚与奉献息息相关!
蒋文康——请假5分钟,看望已经一个月未谋面的孩子,匆匆归来却迟到30秒,他的心颤栗了。对于要“钱”还是要“命”?如何处理人情和人事的关系?将患者视作“明天有未来的人”还是仅仅当成一个病患?直面这些充满冲突与矛盾的医疗现实,他却无怨无悔选择担当“急诊科医生”的男主角,虽然这不是一部电视剧,但他义无反顾去践行电视剧里的那句宣言——我们医生是和死神斗争的神,即便是做不了神,我们要做一个伟大的人!
李艳萍——生命在呼吸之间,真正懂得这一呼一吸,就会心中透亮,发现生命的本质,甚至洞彻整个宇宙的秘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世界的呼吸变得急促,作为呼吸科的主任,她主动与家人隔离,全身心投入防疫一线。正所谓,生命无常,病魔无情,智者无惧,勇者无畏。这种大智大勇和无惧无畏,源于与芸芸众生的同呼吸、共命运,在与病魔和死神的搏斗中共难、共济、共勉、共当,为这个冷暖世界,开启了生命之光!
赵艳梅——生命宝贵,健康无价,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始终牢记公理与良知永远是衡量道德品格的刻度尺,始终坚持济世救人的初心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始终保持无私奉献的高风亮节和全力以赴的敬业精神。一边是重病临终的父亲,一边是等待手术的患者,在尽忠与尽孝的选择中,她尽杏林之职,行良医之事,成大德之美。大忠大孝,天地可鉴,日月同辉!
周 博——“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者,既有着兼济苍生的博大胸怀,更有着救人水火的侠肝义胆。从遍尝百草的神农氏到舍身试病的汤飞凡,从“万婴之母”林巧稚到“百岁仁医”胡佩兰,都是大仁大义的典范。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颈项蝴蝶的舞者”,这位与患者心心相惜、缓急可共的医生,用对医学的孜孜以求和静脉曲张的双腿坚守在手术台上,完成了一个医生事业的站立和挺立,也支撑了更多患者生命的向上。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驻村扶贫工作队——驻进村,就扎下了根,这是驻村队员的铮铮誓言。签了字,就立下了“军令状”,这是帮扶干部的庄严承诺。从语言不通,进村被狗咬,到后来狗见了就欢快地摇尾巴,老乡挽留你们同吃一锅农家饭、从此把你们当做亲戚。这是扶贫攻坚的真实历程,更是扶贫队员和人民群众心心相通、血脉相连的生动写照。几年来,6名驻村队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红河县洛恩乡本那河畔的大山深处的草果村,演绎了一幕幕春满人间的时代故事,帮助73户贫困户如期脱贫。这是一群可爱的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忠诚的战士:王小进、王一伏、杜雨峰、李云龙、钱廷康、谢大顺。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援助湖北抗疫医疗队——逆行之路,勇士之路!众志成城抗击2020年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让我们看到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看到了不平凡的中国力量与精神,看到一个真正强大的中国!而这群“80后”、“90后”,不辱使命,不负院党委的重托,不负家乡人民的厚望,驰援湖北抗疫,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总体目标,从春天出发,唤得春回大地、春暖人间。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医之圣者,悬壶济世!
摄影报道 / 赵俊峰、李猷、赵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