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河州肿瘤医院(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妇科、心内科、麻醉科、ICU等多学科紧密协作配合,成功为一名苗族大妈实施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卵巢肿瘤蒂扭转手术。
2020年11月,64岁的陶大妈在外院查体时发现身体异常,随即到该院就诊。经检查,医生发现她左侧卵巢内有一个最大直径13厘米的囊性包块。但入院后进一步检查发现,陶大妈动态心电图显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0-54次/分。经请心内科会诊,认为陶大妈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手术中极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生命危险,术前必须植入心脏起搏器。
植入心脏起搏器?陶大妈和家人犹豫了。思虑再三,陶大妈暂不愿意植入心脏起搏器,决定出院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考虑是否进行手术。
今年2月底,时隔3个多月,陶大妈因频繁腹痛,再次来到该院就诊。检查显示,左侧卵巢囊性包块增至14.4厘米,蒂扭转可能。卵巢肿瘤扭转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发生急性扭转后,因静脉回流受阻,瘤内充血或血管破裂致瘤内出血,导致瘤体迅速增大。若动脉血流受阻,肿瘤可发生坏死、破裂和继发感染。治疗原则是一经确诊,尽快行手术。
针对陶大妈的特殊病情,妇科主任赵芸医师立即申请全院多学科会诊(MDT)。妇科、心内科、麻醉科、ICU等相关科室在进行了充分术前讨论后,认为陶大妈行手术治疗风险大,术前必须植入心脏起搏器或是安放临时心脏起搏器,再行卵巢肿瘤蒂扭转手术,术中严密心电监护。
经陶大妈及其家属同意后,决定实施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卵巢肿瘤蒂扭转手术的治疗方案。
2021年2月26日,心内科治疗团队成功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为“攻下战斗堡垒”做好充分准备。妇科治疗团队接力上台,仅用1个小时,顺利将直径超14.4厘米的肿瘤完整剔除。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科医师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为手术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手术结束后即送至ICU监护病房,进行术后观察。术后第三天,陶大妈生命体征平稳,精神良好,且顺利拔除了临时心脏起搏器。
目前,陶大妈已顺利出院。一直以来,该院不断提升医疗技术,优化医疗服务,从患者就诊,多学科联合救治,实施手术以及术后的康复治疗,每一个环节都无缝衔接, 充分体现了该院的整体救治实力及多学科联合协作能力, 在诊治患者、有效维护人民身体健康的同时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
摄影报道 / 赵薏、赵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