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官网!
  • 工作时间
    24小时
  • 服务电话
    挂号指南、就诊建议:0873-2129212
    医疗咨询:0873-2129899
    建议与评价:0873-2129997
    疫苗接种咨询:0873-2129678
  • 医院地址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金湖东路229号
【专栏-我是一个兵】红河州三医院的这群兵:身着军装是战士,换下戎装是“天使”!
来源: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日期:2021-07-31 浏览:7307次 [ ]
摘要: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叫做“当过兵的人”,在中国,每24人就有1名退役军人,穿上军装,他们守家卫国,脱下军装,他们仍为人民舍生忘死……2021年八一建军节之际,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开辟“我是一个兵”专栏,向我们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致敬。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叫做“当过兵的人”,在中国,每24人就有1名退役军人,穿上军装,他们守家卫国,脱下军装,他们仍为人民舍生忘死……2021年八一建军节之际,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开辟“我是一个兵”专栏,向我们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致敬。而就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这个与病魔和死神搏斗的战场上,其实有不少“白衣天使”,他们原来就是一个兵,一个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好兵!

image.png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楼的一声枪响,我们有了一支人民的军队,94年之后的2021年,我们又迎来了8月1日——人民军队的生日!祖国不会忘记,我们更不能忘记,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生命保安全、捍主权,更把民族的价值观镌刻于历史卷轴,塑造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精气神。只要有危险的地方,就有中国军人在做你最坚实的后盾,哪怕艰难险阻,哪怕赴汤蹈火,哪怕九死一生……

image.png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总务科科长邵贵铭,就是这样一个曾经赴汤蹈火,九死一生的兵。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曾经是一个多次立功受奖也受过伤的战士。1979年2月17日,中越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战争,也就是对越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公开下达了准备开始自卫还击作战的通知,这既不同于宣战又不同于突然袭击的做法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对越战争是自卫还击作战。2月17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正式宣告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在中越两国延绵500公里的边界线上,中国云南、广西边防部队万炮齐发,发动了对越南军队的自卫还击战。邵贵铭1980年入伍,参加自卫还击作战,1994年转业,他说,14年的军旅生涯,刻下生命意义的足迹,退役不褪色,秉承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光阴荏苒,四季更替,留下深情回忆。蓦然回首,走过的路迭宕多姿、倍感荣光。

image.png

邵贵铭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中国蓝盔--曹学武博士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肿瘤内一科主任、曹学武博士,他深深知道,有一种骄傲,叫中国蓝盔。在战乱与冲突、饥饿与贫困、炎热与疾病中,中国军人用勇气、智慧和能力,在联合国维和任务区守护着和平。2021年7月14日,中国第20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举行出征誓师大会,410名维和官兵高举右拳庄严宣誓,表达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维和部队部署到黎巴嫩南部任务区,实施轮换交接,执行临时边界扫雷排爆、工程建筑、“蓝线”栽桩、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而曹学武博士,曾经就是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的一员。曹学武1993年9月参加地方高考考入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毕业,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参与黎巴嫩维和任务,任职UNIFIL CHINESE LEVEL II HOSPITAL(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中国二级医院) 主治医师,军龄25年。而今,曹学武博士战斗在抗癌一线,为更多癌症患者树立起生命最顽强的信念!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孟现峰

而今,说起雪域高原,我们被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也想起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进军阿里》,怀念那些大无畏的英雄战士。其实,很多人默默奋斗在雪域高原,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医务科的孟现峰医生,曾经就是这样一只“雪域高原的雄鹰”。2000年7月,孟现峰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系,随即入伍,先后在武警云南边防总队红河边防支队新店边防工作站、红河边防支队卫生队服役,于2012年6月援藏,先后在武警西藏边防总队阿里边防支队马攸桥边防检查站、阿里边防支队卫生队服役,于2017年3月光荣退役。武警中校警衔,17年军龄。他在自己的工作日记里庄严写下:携笔从戎为报国,大熔炉里炼真金;守疆戍边十七载,青春散尽终不悔;而今返乡搞建设,改革浪潮搏激流;筑梦红河展未来,余生愿为祖国尽。

很多人还记得,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当天早9点,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红河州红十字医院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组成方阵肃立。院党委书记、院长杨连升主持升国旗仪式。护旗队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向升旗台,在激昂的乐曲中,将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现场全体人员面向国旗行注目礼,同声高唱国歌,以此激励全院党员干部、医护人员,永怀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进,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三位护旗手,有一位就是孟现峰,另外两位,也是“当过兵的人”——谢大顺,王小进。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谢大顺

“前哨尖兵”谢大顺,2009年入伍,服役8年,曾在德宏州瑞丽市姐告边境贸易区某部服役,在服役期间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优秀士兵4次,优秀士官3次,嘉奖7次,被评为前哨尖兵,忠诚戍边卫士,爱军精武标兵,二级士官。

image.png

image.png

王小进

至于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保卫科科长王小进,原来是一位送“东风快递”的小哥,湖北安陆市人,1996年12月入伍,2008年12月退出现役转业至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工作。在现火箭军前身、原二炮服役期间,历任新兵训练班长,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大阅兵亮相的东风26,即“东风快递”的一支倚天利剑,就曾经是王小进亲切而熟悉的“战友”。王小进写下《军旅记忆》,以诗铭志:

军旅记忆,

是一支脆耳的风铃,

在梦里,

叮铃地响起。

 

军旅记忆,

是血与汗的澎湃交织,

在挥飞的汗水里,

维系着和平。

 

军旅记忆,

是成熟的烙印,

在无须声张的厚实中,

彰显不陡峭的高度。

 

军旅记忆,

是一道高耸的丰碑,

在云端,

闪耀着人生的精彩。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李云龙

与“东风快递小哥”王小进异曲同工,而今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药学部工作的李云龙,曾经是用高射炮“亮剑”的一个“全能王”,1988年出生的李云龙,2007年毕业于红河卫校药剂专业,2009年12月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防空旅服役,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作战需求,他所在部队于2017年6月进行改编,军令如山,他也从一名野战军战士分流到了德宏芒市成为了一名边防战士,去守卫祖国边疆。2017年12月,李云龙光荣退伍,2018年12月政府安置工作的时候,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工作,2019年7月15日,他响应党的号召和院党委工作安排,又到红河县洛恩乡参加脱贫攻坚驻村工作。他说:“脱贫攻坚战场需要我们,作为一名战士我义不容辞!”说李云龙是“全能王”,一点不假,在部队时,他射击最好成绩——5发子弹打了50环!部队拉练、执行演习任务、森林救火……李云龙每次都是勇往直前,2015年,他参加了两场国际马拉松,一场是2015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不知道他是一名解放军战士的那些裁判评价:“这小伙子身体素质棒棒,简直就像特种兵!”另一场是2015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李云龙不是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就报名参加业余组,直接夺得冠军!2021年5月,个旧市28家消防重点单位共112名参赛人员展开角逐,参加个旧市总工会、个旧市应急管理局、个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个旧市卫生健康局和个旧市消防救援大队将联合举办的“锡都杯”首届消防劳动技能比赛,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代表队最终夺得“双冠”——荣获团体第一名,李云龙夺得个人项目综合第一名。

image.png

杨欣蓉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机关党支部书记杨欣蓉,原来也是一位在思茅武警某部服役的战士,如果不说,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曾经当过兵,但是总觉得气质与常人不一样,用那首歌表达: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头枕着边关的明月,身披着雨雪风霜;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为了国家的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在渴望辉煌,都在赢得荣光;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

image.png

image.png

(文  赵俊峰,照片  邵贵铭、曹学武、孟现峰、杨欣蓉、王小进、谢大顺、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