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是什么?健康、活力、炫目的年华。肠癌是什么?我们总感觉离得很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很多癌症,已经低龄化,及早发现一例早癌,拯救的就是一个家庭。
不久前,18岁的小航在家人陪同下,来到红河州肿瘤医院(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此前,病魔其实已困扰他近7个月,就在7个月前,小航出现了不明诱因的大便带血,当时没在意,未做处理,但反复的血便、大便带血,开始让他和父母惊慌失措,便去了厦门某医院就诊,诊断结肠息肉,没有手术治疗,几经波折,来到红河州肿瘤医院(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医生接诊后随即以肠息肉诊断收住院,入院后常规完善相关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没有明显异常发现,接下来便是结肠镜检查。
肠镜所见,让消化内科内镜中心的医生感慨而又为之庆幸——患者才18岁,竟然肠腔多发息肉,而直肠较大息肉表面结构已开始紊乱,结合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成像技术观察,表面腺管开口程Pit pattern VA型,也就是已经癌变,庆幸的是,虽然内镜判断已经癌变,但部位局限,结肠镜下完全切除概率很高,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同意结肠镜下治疗,内镜中心医生于是给小航做了内镜下肿瘤切除,手术很顺利,几乎没出血,切下的组织常规送了病理检查,结果为“腺瘤局灶癌变,浸润息肉头部,切缘阴性”,与术前判断一致,肿瘤没有黏膜下浸润,没有发现远处转移。小小的内镜手术,没有一丝痛苦,直肠癌得到了根治,小航与家人十分满意并满怀感激地离开。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越来越年轻化,而消化道又是绝大多数人体检的盲区,胃肠镜检查显得尤为重要,CT、磁共振等往往难以发现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若被发现,多已是中晚期,所以内镜专家呼吁大家在体检时尽可能完善胃肠镜检查,发现一例早癌,拯救的是一个家庭。
(文/图 消化内科 杨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