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官网!
  • 工作时间
    24小时
  • 服务电话
    挂号指南、就诊建议:0873-2129212
    医疗咨询:0873-2129899
    建议与评价:0873-2129997
    疫苗接种咨询:0873-2129678
  • 医院地址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金湖东路229号
【专题】学科建设——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来源: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日期:2021-10-01 浏览:8177次 [ ]
摘要: 耳鼻咽喉科于 2006 年由原五官科分科组建,2010 年 5 月更名为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2014 年 12 月建有“龚树生教授云南红河工作站” 。是云南省最早建立的地州级国内知名专家工作站, 也是红河州第一个由医院出资建立的国内知名专家工作。2015 年成立红河州最大的睡眠医学中心;2015 年,经云南省卫生计生委会批准,科室被确定为云南省省院共建项目,并于 2019 年通过云南省重点专科验收。是云南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先进病区,红河州卫生局先进科室, 红河州“特色专科”“红河州喉癌康复者之家”。

(一)科室概况

耳鼻咽喉科于 2006 年由原五官科分科组建,2010 年 5 月更名为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2014 年 12 月建有“龚树生教授云南红河工作站” 。是云南省最早建立的地州级国内知名专家工作站, 也是红河州第一个由医院出资建立的国内知名专家工作。2015 年成立红河州最大的睡眠医学中心;2015 年,经云南省卫生计生委会批准,科室被确定为云南省省院共建项目,并于 2019 年通过云南省重点专科验收。是云南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先进病区,红河州卫生局先进科室, 红河州“特色专科”“红河州喉癌康复者之家”。

2006 年,科室搬迁至 3 号楼 8 楼至今。截止 2020 年 6 月止,崔振英任主任、瞿燕敏任护士长。截止 2020 年 6 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有医护人员 26 人,其中正高级职称 1 人、副高级职称 2 人、中级职称 6 人、医师 1 人、规培医师 3 人、护师 15 人。截止 2020 年 6 月,全科职工中在职博士 1 人、硕士 2 人、本科 16 人、专科 4 人。截止2020 年床位达到 31 张,2019 年床位使用率达到 97%,全年出院 1438 人次,住院手术人次 1213人次,全年门诊量达到 19554 人次。

image.png


(二)业务发展

2013 年 1 月以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加强各专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耳、鼻、咽喉、头颈、变态反应、儿童耳鼻喉、睡眠医学亚专业,各专业全面发展,以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促进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2013 年,科室首次开展了“电子动态喉镜检查及嗓音分析在临床的应用”获得院级新技术一等奖,填补了本院嗓音专业的空白,通过电子喉镜的引进,提高了早期鼻咽癌、喉癌、下咽癌的诊断能力;开展“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在耳听力下降病人中的应用”,获得了院级新技术二等奖,“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应用”获得院级新技术三等奖。以上两项技术的开展,为科室耳专业对听力的客观评价提供了保障,为耳专业的发展和听力重建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4 年,科室开展了“支撑喉镜下声带显微手术”,由传统的手术方式逐步向嗓音医学的微创化、精准化发展,此项目获得当年新技术新项目二等奖。


2015 年,新技术新项目二等奖两项“显微镜下 3 型鼓室成形术(自体听骨)” “带蒂皮瓣耳廓成形术”,新技术新项目三等奖一项“快速听性脑干反应检查”;以上三项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耳科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同年,率先在红河州开展了“过敏性疾病体外特异性Ige 测定”。


2016 年,科室睡眠医学得到了发展,“运用云管理平台对 OSAHS 患者治疗进行临床管理的研究” 获得新技术新项目二等奖,此项目的开展,标志着睡眠中心的工作重心由单纯的监测向指导、督促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发展。“咽鼓管球囊扩张在成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临床价值”, 咽鼓管球囊扩张技术率先在红河州开展,为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前庭功能检查客观评判眩目的临床应用”“耳石复位(手法复位在耳石症治疗的临床应用)”两项技术的应用,标志着眩晕诊疗技术的提高。“纳米炭作为淋巴结示踪剂在甲状腺肿瘤术中的应用”标志着科室头颈肿瘤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2017 年,科室开展了“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粘膜微瓣技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或出血坏死性鼻息肉切除术”“耳聋基因筛查”“甲状旁腺肿瘤切除术”;2018 年,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有“声门上(水平喉)部分切除术” “内镜下鼓室成形及鼓室探查术”“无填塞或者少填塞的鼻中隔缝合技术应用”“内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肿瘤手术”“改良氧气动雾化湿化器持续气道湿化”“标准化变应原治疗”等,各项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表明科室耳、鼻、咽喉、头颈、睡眠、变态反应各个专业的所具有的学习创新能力,值得一提的是,2018 年,护理团队首次有了“改良氧气动雾化湿化器持续气道湿化”项目, 表明我们的护理团队,也是一个勤学、好学的队伍,在进行常规护理同时,进行创新和改良,不断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性和效果。


2019 年,科室开展了“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鼻窦肿瘤”“颈阔肌皮瓣结合扩张子在喉肿瘤中的应用”“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及环 - 舌骨、会厌固定术(CHEP 及 CHP)” “鼻内镜下中鼻甲带蒂粘膜瓣在眼眶骨折鼻内窦内段修复中的应用”等技术,随着医院肿瘤专科医院的成立, 乃至创建肿瘤专科三甲的成功,以上技术的开展,标志着科室由传统耳鼻喉向现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成功转化。另外科室开展“耳屏软骨- 软骨膜替代颞肌筋膜行鼓室成型”,在龚树生教授的指导下,科室率先在红河州开展了“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


(三)专业特色

1、耳科专业:

2011 年,本科室首先在医院引进了陈妮娜硕士,她毕业于西安交大,师从耳科知名专家许珉教授,通过云南省重点专科项目的建立,本科室逐步完善、充实了听力学、前庭学检测设备, 目前常规开展听力下降的定性、定量、定位诊断及眩晕的定性、定位鉴别诊断,从而实现耳聋、耳鸣、眩晕的耳内科学的精细化诊治。2015 年,本科室建立了北京大学友谊医院龚树生教授专家工作站,通过龚树生教授进行手术示教、讲座,以及送医护人员到北京友谊医院进修学习,使耳专业得到蓬勃发展。现配备耳科专科医师 2 人,一人为在读博士,一人为硕士,专业听力检测技师 1 人,耳科专科护士 2 人,在科主任带领下形成团队合作。率先在地州开展人工耳蜗植入, 并与中国听力基金会、个旧市残联形成紧密合作,使贫困失聪患儿重返有声世界。外、中耳相关手术技术成熟,如显微镜或耳内镜下各型鼓室成形、人工听骨植入手术、耳道成形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鼓膜置管术,开展外耳肿瘤及部分颞骨肿瘤手术,得到广大群众认可。


2、鼻科专业:

1999 年后群主任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学成后,其在云南省、红河州内广泛开展鼻窦内窥镜鼻外科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自建科以来,鼻科亚专业已成为立科之本,目前已完成鼻内窥镜手术 20000 余例,并将该技术扩展应用于鼻眼、鼻颅底、鼻面、鼻咽及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切除及相关整形修复,其带领科室完成了云南省首例经鼻内镜下眼眶内血管瘤摘除术和红河州首例鼻内镜下经蝶窦脑垂体肿瘤摘除术。其中鼻息肉、鼻窦炎的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对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鼻腔段和眼眶骨折窦内段修复的内窥镜外科手术治疗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后群主任医师主持的课题《鼻窦内窥镜技术在治疗鼻及鼻眼相关疾病中的应用》获得红河州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 年自科室独立成科以来,设立鼻科亚专业,配备人员 3 人,其中业务骨干邓泽海主治医师先后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院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进修鼻科、鼻颅底外科及鼻整形相关专业,目前该专业熟练常规开展以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出血、鼻甲肥大、腺样体肥大等疾病的功能性鼻内镜技术治疗,同时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血管瘤、鼻息肉病、鼻腔鼻窦(鳞癌、腺样囊性癌、恶性黑素素瘤、嗅神经母细胞瘤、复发性局灶性鼻咽癌)等疾病的治疗方面熟练开展了根治性鼻内镜外科技术,此外在鼻翼基底细胞癌相关外鼻肿瘤、鼻腔鼻窦肿瘤侵犯突破窦腔等开放性手术治疗方面,处于州内领先;鼻中隔黏膜瓣、鼻甲黏膜瓣、邻位皮瓣、滑行皮瓣、隧道皮瓣、颞肌瓣、阔筋膜瓣等在鼻科鼻颅底外科及相邻部位的修复应用亦处于州内领先水平。


3、咽喉专业:

1998 年,科室派出崔振英副主任医师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进修学习 2013 年,本科室引进了电子动态喉镜及嗓音分析,是本科室咽喉嗓音专业的发展新机遇,以嗓音评估带动喉显微外科技术发展平台,提高了鼻咽喉早癌的诊断率,彝族发声嗓音学获得红河州科技局科技立项并开展前期科研工作。目前该专业配置人员两名 ,内镜检查技师两名。目前熟练开展扁桃体及扁桃体肿瘤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显微支撑喉镜下咽喉良性肿瘤切除术、支撑喉镜下喉恶性肿瘤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各型喉部分切除术、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及环舌骨会厌吻合术、全喉切除术、舌及口腔肿瘤切除术等。开展下咽恶性肿瘤切除术。支撑喉镜下喉恶性肿瘤低温等离子切除术的开展, 使更多喉早癌患者获益,保留患者的喉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4、头颈专业:

2010 年,周博医师由肿瘤外科调到本科室,标志着本科室头颈专业的开创,2012 年派崔振英到重庆市三院进修学习,2019 年,再次派崔振英医师到北京同仁医院进修学习头颈部肿瘤的手术治疗与修复技术。同时科室团队不断探索钻研,对颈部淋巴结,颈部包块的诊断与治疗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目前,已熟练开展颌下腺、腮腺、甲状腺、神经鞘瘤、脂肪瘤、咽旁间隙肿瘤等头颈部各种肿瘤的手术治疗,开展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及部分皮瓣修复重建手术。是目前红河州内唯一能开展各种头颈肿瘤诊断及治疗的科室。同时,依托医院肿瘤多中心会诊(MDT) 平台, 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进行规范综合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本科室头颈专业已成为红河州诊疗能力最强,技术最全面的头颈外科专业。


5、变态反应专业:

本科室早于 1988 年率先在红河州开展皮肤过敏试验,并进行注射脱敏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逐步开展各种变态免疫检测技术,2015 年,科室购进赛默飞 100 过敏原分析仪,开展特异性 IgE 检测,结合皮肤点刺试验及斑贴试验,为过敏性疾病患者明确致敏源,规范开展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2015 年,过敏性疾病体外特异性 Ige 测定项目获得个旧市科技立项,2016 年《个旧变应性鼻炎患者过敏原检测及特点初步分析研究》项目获得个旧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6、睡眠专业:

2006 年,在耳鼻喉科专家后群主任的带领下,本院五官科率先建立了睡眠监测室,是红河州最早进行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监测的医院。2009 年医院在省内首家引进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实现了对睡眠疾病的无干扰监测。2014 年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睡眠医学中心从成立之初发展至今,现已拥有 8 个标准睡眠监测室。一流的诊疗环境中配备了一流的诊疗设备。现拥有澳大利亚 COMPUMEDICS E 系列的 64 通道 PSG/ EEG 多导睡眠脑电监测系统 1 套、44 通道 PSG/EEG 多导睡眠脑电监测系统 2 套、 SOMTE18 通道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 2 套、 SOMTE11 通道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 1 套和 RS-611 型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 2 套,标准食道测压系统 1 套以及德国 Axion 动态电子喉镜和美国杰西公司低温等离子治疗系统,同时配备了高端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各种款型单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CPAP、AutoCPAP、 BIPAP、Auto- BIPAP、Asv)呼吸机数台以及先进的耳鼻喉科工作台及射频治疗仪器。


睡眠中心开展了标准多导睡眠监测、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多次小睡试验、动态视频脑电监测和睡眠呼吸事件时的呼吸努力评价等多种检测项目,可客观评价嗜睡程度,准确诊断单纯鼾症、上气道阻力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作性睡病以及不宁腿综合征 、睡眠异常行为症等睡眠相关疾病。


睡眠医学中心专业人才队伍雄厚,有专职技师三名,其中美国注册多导睡眠技师 1 人。目前是州内规模最大、设备最齐、监测最规范、涉及学科最广、治疗手段最全的睡眠监测中心之一, 拥有医院其他相关科室(心内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呼吸科等)多名专家组成的“睡眠医学MDT 专家组”。能够全面细致的对睡眠疾病患者进行监测、诊断并针对睡眠疾患及其共病制定合理而全面的治疗方案。目前每年能完成 1500 余例睡眠障碍疾病患者的检测和治疗,其中绝大多数为睡眠呼吸障碍病人。针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睡眠中心制定了一套兼有无创及有创手段的完善的治疗方案;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激光、射频消融、改良腭咽成形术等耳鼻喉科手术以及口腔矫治器治疗。


科室对前来进行检查和治疗的病人进行统一的档案管理,建立了完善、规范的随访制度;针对长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配备了先进的云平台管理系统,可以远程及时为患者诊治及解答治疗中出现的种种疑难,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来源: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院志(2013-20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