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7日,红河州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第六次年会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周鹏宇科主任的主持下成功举办。在目前“新冠”疫情严峻的形势下,此次会议的召开,对透析患者疫情防控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会议通过各家医院透析质控数据汇报及相关透析指标的分析,更好地为红河州透析患者提供合理高质量的治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据悉,红河州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于2016年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成立。此次会议,受到了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后群指出:慢性肾脏病已经是全球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国际肾脏病学会预测,全球大概每十人里面就有一人患慢性肾脏病。从我国资料来看,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达到10.8%,而很多患者达到CKD4期时才发现自己身患慢性肾脏病。目前疫情严峻,血液透析任务重,透析防疫及质量管理重中之重,需要加强专业化医护人员培训及管理,严防疫情的同时,让慢性肾脏病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回归社会。
云南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周竹主任分析:据全国透析登记系统(CNRDS)显示,截止2020年底,我国尿毒症透析患者超过80万人,其中腹膜透析人数增至114023人。我省目前血液透析人数23084人,其中血液透析20231人,腹透人数2853人。红河州血液透析人数占全省11.8%,居于云南省第二,但腹膜透析占比仅5.1%,红河州有腹膜透析登记中心4家,但持续开展腹膜透析技术的仅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1家。尿毒症患者抵抗力差,为阻止新冠肺炎在透析患者中爆发流行,据《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对肾脏内科医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期间医疗工作的指导意见》,新导入透析患者,应考虑腹膜透析优先;已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判断为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较高风险者,居家治疗有获益,可考虑改为腹膜透析模式;已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已经判断为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者,需隔离透析,但床旁CRRT或隔离血液透析条件不能满足的,可考虑改为腹膜透析模式。从周竹主任的发言中不难看出,腹膜透析方式比集中式血液透析方式大大降低了新冠肺炎的传染爆发率,而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持续开展的腹膜透析为红河州透析患者疫情防控筑牢了堡垒。
会上,红河州各家医院肾内科主任先后汇报了2020-2021期间各自透析患者人数、开展造瘘人次、核酸检测周期指标,同时还汇报了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率、肾性贫血控制率、血磷血钙控制率、iPTH控制率、动静脉内瘘长期使用率等相关情况。之后,由红河州血液净化专业委员周鹏宇主任委员对各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指导。
周竹主任评价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在自体造瘘技术、腹膜透析置管技术、透析患者管理模式等方面,在云南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希望该院肾内科不仅是红河州血液净化领域质控中心,还能成为红河州透析技术教学中心和基地,带领全州做好血液净化质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透析质量。目前疫情常态化,开展高质量居家腹膜透析具有紧急性及必要性,鼓励建立“智慧腹透中心(SPDC,smart PD center)”,运用APD技术提升腹透患者治疗质量。会议最后,周竹主任寄语:希望红河州肾病和血液净化质控分中心再接再厉、笃力前行。
(文 肾内科 肖雨兵、图 马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