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红河州职业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成立,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温凡,代表红河州卫健委莅临会场授牌并致辞,温凡指出,红河州职业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成立,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以及《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云南省职业病防治规划》的要求,是完善红河州职业健康和职业病诊疗质量控制体系、促进红河州辖区内职业健康服务规范运行、保障职业病诊疗质量及提升职业病诊疗水平的重要举措。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杨连升表示,在红河州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积极开展职业病专业诊疗的质量控制,确保全州职业病学科的质量安全,积极开展诊疗质量的管控及分析,以提升职业病科诊疗技术水平和质控水平。
健康中国,职业病先行。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职业病防治历史悠久,成果斐然,自1940年起,就担当监测锡都个旧采、选、冶工作环境,矿冶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的防治工作。1975年3月9日,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关怀下,为切实解决好锡矿工人肺癌防治问题,在云南省率先成立肿瘤科。同时,除了尘肺(矽肺)、肺癌,针对急慢性砷、铅中毒、气体中毒(如砷化氢、氯气)等为常见职业性疾病多发,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在全国率先成功开展了碳酸氢钠环甲膜穿刺注射治疗急性炮烟中毒,九十年代开展血浆置换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是国内最早开展此项工作的单位之一。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奖励,其中,《云锡矿工肺癌病因学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迄今为止云南省医疗卫生单位唯一荣获的最高级别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医院与西安电影制片厂协作合拍的国内第一部《肺癌》科普片在国内外发行,获得全国卫生电影电视“白鹤奖”二等奖。此外,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的血液净化技术起步较早,技术水平达到了云南省一流,挂牌“红河州肾病诊治中心”、“个旧市血液净化中心”。2012年3月12日,经云南省卫生厅批准,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成为“红河州职业病治疗中心”,技术水平在云南省处于先进水平。
在职业病防治领域,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还与省内外开展了广泛协作并产生良好影响。曾先后派出专家参加云南楚雄、贵州兴义等地的职业病抢救,指导广西、广州、湖南等地区的急性砷化氢中毒抢救工作,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例如,早在1966年,东川矿务局硝铵炸药燃烧烟致10人吸入中毒,部分重度中毒已死亡,省内专家赶赴东川,面对存活中毒者束手无策。该院派遣的医疗队到东川,中毒者全部得予治愈。2002年9月10日,楚雄滇中冶炼厂发生60多人急性砷中毒,该院医疗队赶赴救治,无一例死亡。几年前,红河州某地工业水泄漏污染生活水,导致70多人砷中毒,该院派出专家指导救治,无一例死亡。2019年抢救5例三甲基锡中毒患者,无一例死亡。
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温凡强调,职业病是严重危害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不容忽视的疾病,除了损害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外,其治疗和康复难度很大,给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国家造成很大经济负担。因此,职业病防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维护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而且是保护劳动力,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此,温凡提出:希望大家充分认识做好职业病诊疗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真正明确质控中心的功能定位、精确把握质控中心的职责任务、切实强化质控中心内部管理。以今天的成立大会为新起点,行稳致远,切实推动红河州职业病专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和维护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推进健康红河、健康中国的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杨连升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广大劳动人民,奏响建功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关注劳动者职业健康,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不断提高职业病诊疗的质量与技术水平,我们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希望我们大家以红河州职业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成立为起点和契机,充分发挥和突出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职业病“一体两翼”的专科优势,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为造福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为红河州“工业强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孙道远教授进行职业病防治与诊疗专题讲座
在红河州职业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大会上,上海肺科医院的孙道远教授还不辞辛劳,进行了职业病防治与诊疗的专题讲座和辅导。2020年7月25日,云南省孙道远专家工作站就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建立,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项目合作,共建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推动云南省、红河州职业病防治和呼吸疾病学科建设,打造职业卫生人才培训基地,职业健康监护质控中心,推动云南省、红河州职业病预防、诊疗和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文 赵俊峰 图 王逸焘)
延伸阅读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成为红河州内具备
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职业病
治疗及康复为一体的医疗机构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多年来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形成了完整的组织机构体系,成立了以杨连升院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职业病诊治工作涉及到呼吸科、肿瘤科、肾内科、耳鼻喉科、体检科、康复科、检验科、超声科及放射科等多个学;涉及到职业病诊疗的相关科室医务人员有160余人,其中,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师共有13人,是红河州内诊断资格人员最多的医院。
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针对尘肺病患者,因肺功能的损伤,容易合并肺部感染、结核、肿瘤、呼吸衰竭等多种并发症,又开展了低剂量螺旋CT筛查、气道介入诊疗技术、肿瘤的综合诊治,技术水平处于云南省先进,为尘肺合并症的诊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尘肺病防治方面,在红河州内率先开展了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为尘肺患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更加有效的诊治手段。2010年,开启国际肺癌早期行动计划;2011年,启动肺部低剂量CT防癌筛查工作;2012年以来,作为国家肺癌防治筛查项目点,面对公众筛查12000余人,发现早癌80余例;2019年,国家农村肺癌防治筛查启动,指定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完成。其中,“肺部低剂量螺旋CT防癌筛查”课题,获得了2012年度个旧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肺内部分实性结节影像特征与病理良恶性的相关性研究”课题,荣获2014年度个旧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个旧地区肺癌灌注诊断体系构建”项目,被昆明医科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评定为云南省领先成果。尘肺病的防治,手术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防治模式进一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016年9月,又成功开展了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每年完成肺灌洗手术近百例,是全省地州内完成该项技术最多的科室,为尘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0年4月,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经云南省卫健委批复为云南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21年9月,经云南省卫健委批复为云南省职业病诊断机构。至此,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成为了红河州内具备了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职业病治疗及康复为一体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提升了职业健康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