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官网!
  • 工作时间
    24小时
  • 服务电话
    挂号指南、就诊建议:0873-2129212
    医疗咨询:0873-2129899
    建议与评价:0873-2129997
    疫苗接种咨询:0873-2129678
  • 医院地址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金湖东路229号
云南省卫健委赴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调研职业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
来源: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日期:2022-06-25 浏览:2985次 [ ]
摘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防控职业病危害,增进广大劳动者的健康福祉,2022年6月23日,云南省卫健委调研组一行5人,在调研组组长、省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处处长李永带领下,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对职业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进行调研和指导。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防控职业病危害,增进广大劳动者的健康福祉,2022年6月23日,云南省卫健委调研组一行5人,在调研组组长、省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处处长李永带领下,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对职业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进行调研和指导。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段永生等领导,以及个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耀,个旧市卫生健康局局长范冰等领导,陪同了调研。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宁、院长杨连升,向调研组介绍了医院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职业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的工作进展,得到了省卫健委调研组的肯定和好评。

image.png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原云锡职工医院),在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面已历史悠久,自1940年起,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就担当监测锡都个旧采、选、冶工作环境、矿冶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的防治任务。针对个旧市是工矿城市,急慢性砷、铅中毒、气体中毒(如砷化氢、氯气)等为常见职业性疾病多发,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在全国率先成功开展了碳酸氢钠环甲膜穿刺注射治疗急性炮烟中毒,九十年代开展血浆置换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是国内最早开展此项工作的单位之一。此外,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的血液净化技术起步较早,技术水平达到了云南省一流,挂牌“红河州肾病诊治中心”、“个旧市血液净化中心”。2012年3月12日,经云南省卫生厅批准,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成为“红河州职业病治疗中心”。2021年4月14日,经云南省卫健委批准,成为“云南省职业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红河州分中心”。

image.png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以多年来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经验为基础,形成了完整的组织机构体系,健全了工作管理小组。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职业病诊治工作涉及到呼吸科、肿瘤科、肾内科、耳鼻喉科、体检科、康复科、检验科、超声科及放射科等多个学科。一直以来,医院注重职业病诊治人才队伍的培养。涉及到职业病诊疗的相关科室医务人员有160余人,其中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师共有13人,是红河州内诊断资格人员最多的医院,在全省也屈指可数。在突出肿瘤及职业病的诊治为主要特色的发展方向下,各科室蓬勃发展,医疗技术队伍力量不断壮大,为科室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mage.png

在职业病防治领域,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还与省内外开展了广泛协作并产生良好影响。曾先后派出专家参加云南楚雄、贵州兴义等地的职业病抢救,指导广西、广州、湖南等地区的急性砷化氢中毒抢救工作,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例如,早在1966年,东川矿务局硝铵炸药燃烧烟致10人吸入中毒,部分重度中毒已死亡,省内专家赶赴东川,面对存活中毒者束手无策。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派遣的医疗队到东川,中毒者全部得予治愈。2002年9月10日,楚雄滇中冶炼厂发生60多人急性砷中毒,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医疗队赶赴救治,无一例死亡。几年前,个旧鸡街地区工业水泄漏污染生活水,导致70多人砷中毒,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派出专家指导鸡街卫生院救治,无一例死亡。2019年抢救5例三甲基锡中毒患者,无一例死亡。

2020年7月25日,云南省孙道远专家工作站授牌仪式暨红河州医学会职业病防治委员会成立大会、呼吸系统疾病论坛在该院举行。孙道远教授是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职业病防治院的主任医师,中国权威的职业病防治专家。此举,旨在全面加强与孙道远教授及专家团队的交流、协作,充分发挥红河州医学会职业病防治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围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通过专家工作站平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项目合作,共建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推动云南省、红河州职业病防治和呼吸疾病学科建设,打造职业卫生人才培训基地,职业健康监护质控中心,推动云南省、红河州职业病预防、诊疗和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image.png

承前启后,开拓创新,针对尘肺病患者,因肺功能的损伤,容易合并肺部感染、结核、肿瘤、呼吸衰竭等多种并发症,该院开展的低剂量螺旋CT筛查、气道介入诊疗技术、肿瘤的综合诊治水平等方面处于云南省先进水平,为尘肺合并症的诊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2010,该院开启初识国际肺癌早期行动计划;2011年,启动肺部低剂量CT防癌筛查工作;2012年以来,该院作为国家肺癌防治筛查项目点,又面对公众筛查12000余人,发现早癌80余例;2019年,国家农村肺癌防治筛查启动,指定该院放射影像科完成。该院“肺部低剂量螺旋CT防癌筛查”课题,获得了2012年度个旧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肺内部分实性结节影像特征与病理良恶性的相关性研究”课题,荣获2014年度个旧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院完成的“个旧地区肺癌灌注诊断体系构建”项目,被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评定为云南省领先成果。

同时,在尘肺病的防治方面,手术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防治模式进一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院于2016年9月成功开展了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每年完成肺灌洗手术近百例,是全省地州内完成该项技术最多的科室,为尘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2年6月7日早,该院又与云锡劳研所签订协议,以期通过合作共建,形成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局面,不断强化和提升区域内职业病防治能力,为云锡职工及红河州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尽心尽力,为推动本地区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实现“工业强州”乃至“工业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于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职业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进展情况,杨连升院长进行了专题汇报。根据云南省卫健委下发的《2022年云南省职业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填平补齐原则,云南省卫健委将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纳入了2022 年职业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中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能力提升子项目。2022年3月11日,该院收到《2022年云南省职业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后,随即于3月15日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经院办公会及院党委会讨论通过,报州卫健委开展项目实施。实施方案中关于提升职业病诊断能力的相关设备已经设备科进入招标采购流程。为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为职业病患者后期康复有所保障,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尘肺病康复场所基础装修已于2022年3月底竣工,康复设备已进入采购流程。

据悉,为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于2021年8月9日将职业病科由肾内科调整到呼吸内科,目前该院共有职业病诊断医师15人,其中职业中毒诊断医师6人、尘肺病诊断医师5人、物理因素诊断医师4人,医院已具备职业性尘肺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尘肺病、呼吸系统其他疾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其他职业病等3类诊断资质。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备案相关要求,结合该院职业病诊断医师资质及设备,2022年6月14日,该院向云南省卫健委提交了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资质申请,不断提升该院职业病诊断能力。2022年6月17日,该院副院长李建华带队,一行11人到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考察、学习、观摩,不断提升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能力。目前,该院检验科有2名检验师已完成理化中毒检验的进修学习,相关理化因素检测设备也进入采购流程。目前1名临床医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进行尘肺病诊治培训班的学习,并进一步到相关科室进修。

image.png

(文/图 赵俊峰 马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