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麻醉科连续成功开展数例在“纤维支气管镜精准定位下新型无菌支气管封堵术”下行“胸腔镜下左肺癌根治术”,该手术方式“博采众长,独具匠心”,为肺部手术患者更好地保驾护航。
据该院麻醉科副主任张贵权介绍,近年来,全国肺癌发病率上升至第一位,并且有极快的年轻化趋势(该院收治患者最小发病年龄为8岁),通过全身麻醉下行外科手术治疗最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近年来,胸科手术已由传统开胸转化为胸腔镜微创手术,而该院已经在胸外科主任邓修平团队带领下,从三孔、双孔发展到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等微创术式,伴随手术的精准化、微创化的进程,对麻醉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麻醉方式已经不能很好满足手术需要,迫切需要麻醉技术快速发展。
张贵权强调,胸外麻醉最重要一点需要分隔双肺保障一侧肺通气,而滇南地区有很多患者体格娇小,气道内径较小、支气管长度不足,并且,随着肺癌发病年轻化,其中部分患者为儿童。麻醉首重安全,使用“新型支气管封堵管”可有效降低传统双腔支气管导管及老款支气管封堵器所致的插管困难、双肺分隔通气不佳,高二氧化碳血症、高气道压损伤、气道黏膜水肿、封堵管移位、漏气等众多并发症,有效减少麻醉损伤及麻醉操作时间,提高麻醉效率,缩短手术医生等待时间,提升患者复苏质量,更可加速患者康复,让患者安全舒适,因此与传统胸科麻醉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新装备的运用,离不开麻醉经验及技术的支持,包括麻醉团队对患者气道、全身基础条件、麻醉手术的耐受等具体评估等等。该项技术的运用,也标志着该院麻醉水平进入全省胸科麻醉前列。
随着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高质量发展,麻醉团队也迎难而上、不断创新进取,将胸外麻醉引领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也加强与各科室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精准医疗服务。目前,该院麻醉科拥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5人,使该院麻醉技术稳居全州领先水平。刚刚过去的一个月,该院麻醉科完成麻醉总台次1243、其中:中心手术室麻醉台次748台;全麻插管644台(胸科手术149台),联硬104台、室外麻醉333台、日间手术5台、局麻162台。中心手术室比上月增长144台次。
文/图 麻醉科 胡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