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5日,红河州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温凡一行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红十字医院)调研,个旧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杨进恒等领导陪同了调研活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宁、院长杨连升等领导,向调研组汇报了红河州红十字医院工作开展情况,温凡对该院高擎红十字大旗,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表示了肯定和赞许。
2006年1月26日,经红河州红十字会批准,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正式挂牌为“红河州红十字医院”,红十字精神的接力棒一直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传承至今。16年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积极宣传红十字基本知识,弘扬红十字精神,积极开展各类送温暖献爱心义诊活动277次,为3万余人次进行免费义诊咨询;共组织职工1420人次无偿献血30余万毫升;积极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到社区、学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为受灾群众捐款捐物。每年按时缴纳会费,按要求开展“5·8”世界红十字纪念活动、“99公益日”、艾滋病日、世界卫生日、爱耳日、肿瘤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组织人员到社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曾先后获得“抗震救灾优秀组织奖”、“全州红十字工作先进集体”、“2020年99公益日网络筹款优秀组织奖”等荣誉,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一些典型事例,还上了央视,以及《健康报》等,充分发扬和彰显了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作为社会服务和应急救护中有特殊功能的单位,医院在完成相关医疗保障和应急救援任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020年7月13日,红河州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成立,红河州红十字医院41名专业医护人员成为红河州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第一批队员,并组成红河州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医疗分队,这是一支志在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救援队伍,随着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三大中心”创建成功,医院应急救援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红河州红十字医疗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红河州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成立后,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十字应急救援医疗分队分别于2020年12月、2021年8月、2022年6月多次与红河州红十字会联合举办红十字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旨在通过不断的实战演练、积累经验、汲取教训,按照“建为用、练为战、战有效”的总体思路,锻造出一支“拉得出、用得上、干得好”的优秀的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为红河州人民群众保驾护航。
2022年5月8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医疗分队抽调4名骨干队员与红十字会的其他37名队员组成参演分队,参加了“云震应急-2022”演习,这是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首次派出队员参加全省大型综合性演习。参演分队主要负责卫生救援和供水救援,解决如厕和供水问题,并向受灾群众提供防病治病知识、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普及,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4名骨干队员在演习中的出色表现,受到了云南省红十字会领导的肯定。
建院80余年来,特别是获得“红十字医院”的冠名后,“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一心为了病人、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一直是医院的服务宗旨。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视病人如亲人、为病人献爱心”的服务理念永远是医院的行动指南。
作为红河州红十字医院,在联接医疗救助和实施病患救治方面,不断探索慈善、公益力量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医疗机构之间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从实际出发,开展贫困病患的医疗救助,体现了“红十字”精神,也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近十年来,该院通过动员医院职工募捐、协调具有公募资格的机构和慈善组织资助的方式,为数十位患者争取社会公益力量参与医疗救助和爱心捐助上百万元,这些血浓于水的真实故事,诠释了“医者仁心”的誓言及“红十字”精神,为红十字会增添了光彩。
2022年5月21日,云南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宽寿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调研指导工作,对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开展的红十字工作表示满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22年8月22日,该院成为云南省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中,被云南省红十字会推荐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参选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的唯一单位,这不仅是对该院红十字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医院的激励和鞭策。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的广大医务人员,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精髓根植在红河的土地上,把爱撒到红河城乡的每一个角落。这种爱,跨越了血脉和亲情,无言无声,融入了生命永恒的春天,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每天都演绎着人间关爱的和谐乐章。在这里,让患者对康复充满了希望、温馨的感受;在这里,医护人员用自己的真实行动为患者筑起一道生命防线;在这里,医护人员让患者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这里,医护人员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的生命;在这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这里的一个个感人事迹,都在为构建和谐的红河谱写着新的篇章。医院的墙上,挂满了患者赠送的锦旗和镜匾,这不只是老百姓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认可,更是老百姓对“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颂扬。
孟现峰 赵俊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