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2780余万,重度耳聋患者高达300余万,耳聋患者人数位居中国各类残疾人群之首。并且,因为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等原因,每年新增聋儿3万多人,这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现在,红河州籍人民的好消息来了——红河州残疾人康复中心、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院、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成为红河州籍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定点医院,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红河州籍聋儿可获得10万的人工耳蜗相关资金支持,帮助贫困聋儿重返有声世界,为更多聋哑儿童提供了选择和保障条件。
人工耳蜗是一种植入式听觉辅助设备,其功能是使重度失聪的病人产生一定的声音知觉,促进言语发育,可以帮助患有极重度、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儿童恢复或获得听力,植入人工耳蜗是目前用手术方式重塑患儿听力的唯一有效的干预手段。今后,红河州患儿可就近在红河州残疾人康复中心、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院、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和术后调机服务,这为云南省红河州聋儿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及术后康复训练提供了有效保障。
救助对象:患有重度听力功能障碍的残疾儿童,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户籍:具有红河州户籍(或在红河州领取居住证);2、年龄:手术治疗主要针对0—6岁(含6岁)儿童,其中语后聋的听障儿童申请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年龄可放宽至18岁。3、家庭经济状况: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具体认定办法,由县级政府制定。
救助标准:1.手术:手术费最高补助2万元(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费含植入手术、术后开机及4次调机费)。2.康复训练:每人每月补助2000元,每年最长不超过10个月。3.辅助器具:人工耳蜗产品最高补助7万元;4.多重残疾的:按相应残疾类别救助标准给予补助,同一类救助服务同一年度内仅补助一次。5.需持续进行的康复训练,救助年龄范围内,每年可申请一次康复救助。
救助流程:1、申请:残疾儿童监护人联系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填写申请表。申请有困难的监护人也可委托他人、教育机构、社会救助经办机构等代为申请。2、审核:残疾儿童监护人将救助申请交县级残联进行有关信息比对。县级残联于1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并将审核结果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对审核决定有异议的,可按照规定提出复议。
3、救助: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至红河州残疾康复中心、红河州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服务。
4、结算: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发生的费用,经红河州残联就服务内容、收费标准、服务方式、服务期限、服务地点、服务质量等进行审核后,在救助限额标准内据实结算。
对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康复诊疗项目,先从医保报销,个人自付部分再按照规定由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补贴。
具体承担该项目的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作为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一直以来热心公益事业的开展,致力于帮助更多患者,特别边远山区贫困患者远离疾病,恢复健康。早在2018年就与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开展“牵手行动”—云南红河爱耳公益计划,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中国听力发展基金会首席专家龚树生教授的技术支持下已成功进行了4例人工耳蜗植入,均取得良好效果。
红河州第三人医院耳科带头人陈妮娜,博士,大理大学硕士生导师,系红河州州级医疗卫生单位第一位女博士。同时也是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第六届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在各种类型中耳炎,各种耳聋耳病眩晕、周围性面瘫,人工听觉植入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文图 刘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