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个春天更温暖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120名医务人员
无偿献血27950ml
据悉,新冠疫情3年来,无偿献血工作受到较大影响,红河州中心血站血液供应面临挑战。为此,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动员符合献血条件的职工踊跃报名。
2023年2月27日上午8点半,报名献血的职工准时来到采血地点。献血过程中,大家依次进行信息登记、测量血压、抽血化验等环节,待血液检测合格后,挽起衣袖开始献血,带着温情与暖意,三院人的热血缓缓流入采血袋,这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源,不断传递着爱心与希望,传递着祝福和期待,让这个春天更加温暖。当天,共有120名职工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总献血量达27950ml。
献血队伍中,有刚刚下夜班就来到献血现场的医生护士,有坚持多年献血的老党员,也有第一次参与献血的青年职工。他们用奉献诠释“感恩社会,传承爱心”的公益理念,充分展现了三院人昂扬向上、热心公益的精神风貌。
无偿献血勇担当,爱心奉献展风采。参与无偿献血的职工表示,能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倍感光荣与自豪,今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仍要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弘扬三院大爱传统,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持续为社会奉献爱心、贡献力量。
文/图 孟现峰
关爱听力健康 聆听精彩未来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开展
爱耳日义诊活动
2023年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为进一步普及听力健康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爱耳护耳意识,普及爱耳常识,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2023年3月2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携手个旧市残联,在医院门诊楼前进行爱耳日义诊活动。
义诊现场,来自院内的相关科室专家耐心答疑,并向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们讲述日常保护听力及健康用耳的基本常识,解答如何预防听力损害的咨询,并针对居民耳部特殊症状提出专业性建议。活动当天还发放了200余份爱耳护耳科普宣传资料,指导居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保护耳朵的良好习惯,掌握爱耳、护耳常识,避免意外伤害,有效减少听力残疾发生,并为有症状的20个群众免费进行了听力检查和专业治疗指导。
义诊结束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耳科专家们还在3号楼8楼会议室进行了线上线下的健康宣教活动。
陈妮娜博士进行了人工耳蜗资助政策宣讲,对人工耳蜗的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救助流程做了全面的介绍,同时对外耳炎的护理要点做了细致的讲解。
马显琼医师介绍了分泌性中耳炎与鼻咽癌的联系,提示大家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需警惕鼻咽癌,需要及早干预,不可大意耽误病情。
胡远成医师对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临床表现 、治疗方案、注意事项作了详细介绍,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听力下降时应及时就诊,最好一周内就诊,以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同时,与现场人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解答了很多疑问。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崔振英特别提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不良习惯需要纠正,否则会对耳朵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医生呼吁大家关注和重视听力健康,认识到爱耳护耳的重要性,树立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干预的理念,有效减少听力障碍发生。
参加活动的居民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增强了他们对日常听力的保养,掌握了必要的预防技能,提高了自我爱耳、护耳和防聋意识。
文/图 刘坚
“医”路情深 夏奶奶一针一线
为暖心护士编织小包包
春风拂面,爱暖人间。一朵花,可以点缀春天的美丽;两个钩针编织包,凝聚着患者对医护人员浓厚且真挚的情意。它传递的不仅是患者的感激之情,更是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最好的证明。近日,一位可亲可敬的夏瑞芬奶奶,为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张彩霞护士送上亲手钩织的编织包,朴实无华,却流露出对该科医护人员浓浓的感激之情。
据了解,该患者因患左侧鼻根部基底细胞癌,于2023年1月30日入住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在此期间,治疗效果很好,张彩霞护士更是把患者当亲人一样照顾,常在巡视病房、深夜时分、甚至清晨六点,见到该患者在一针一线进行编织,都会关切和友善地提醒患者多休息,注意保护眼睛。“良言一句三冬暖”, 这个有温度的护士,像阳光那样,温暖着被病痛折磨的患者。夏瑞芬奶奶的目光里,也闪现出慈爱的目光。
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动人场景,夏瑞芬奶奶把对这位暖心护士的感激,一针一线编织成两个小包,送给了张彩霞。张彩霞说:“患者的认可和鼓励,是我最大的收获与快乐!”
长期以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在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把基础护理做“实”、专科护理做“精”、人文护理做“美”,从病人来时的愁容满面,到出院时的眉开眼笑,离不开一个个“张彩霞”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周而复始、无怨无悔的奉献。
文/图 刘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