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官网!
  • 工作时间
    24小时
  • 服务电话
    挂号指南、就诊建议:0873-2129212
    医疗咨询:0873-2129899
    建议与评价:0873-2129997
    疫苗接种咨询:0873-2129678
  • 医院地址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金湖东路229号
喜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来源: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日期:2023-05-05 浏览:582次 [ ]
摘要: 近日,共青团云南省委2022-2023年度全省“青年文明号”评选结果公示,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肿瘤放疗科在诸多参评医院、科室中脱颖而出,荣获2022-2023年度全省“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为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省级、州级青年文明号行列再添新绩!

近日,共青团云南省委2022-2023年度全省“青年文明号”评选结果公示,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肿瘤放疗科在诸多参评医院、科室中脱颖而出,荣获2022-2023年度全省“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为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省级、州级青年文明号行列再添新绩!



1683258785395033.png

1683258835298702.png

1683258855754692.png


近年来,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医院团委一直把青年文明号作为推进青年成长的有效抓手,在青年文明号创建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提升了医院各科室的临床专业水平与服务能力。其中,肿瘤放疗科、乳腺外科以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为载体,坚持高质量发展,获评2021-2022年度“红河州青年文明号”称号,2022年,肿瘤放疗科继续带领科室发展学科优势,持续充实青年人才梯队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获评2022-2023年度全省“青年文明号”。具体做法:

一是夯实创建之基石。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是一支知识型、潜力型、活力型的年轻队伍;是一支默默奉献、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青年群众。科室总人数47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6人、在职研究生8人,是一支年龄结构年轻,业务素质出色,凝聚能力强大的优秀青年集体,也是一支战斗在医疗系统的奋发有为、勇于创新、敢打硬仗、蓬勃向上的青年团队。

肿瘤放疗科团队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和岗位建功,始终把建立“青年文明号”活动作为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带领青年建功立业的有效形式,确立了“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的建立思路。近年来,青年团队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志愿扶贫等公益活动等近百次,青春和智慧让“青年文明号”在青年工作中大放异彩。

0.jpg

二是开拓创新之理念。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主要负责红河州及周边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工作。他们严格按照青年文明号“诚信为本、有诺必践、恪尽职守、率先垂范”的信用公约要求,坚持心系患者、情怀百姓,在工作中取得瞩目成绩: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是云南省肿瘤临床重点专科;肿瘤放疗专业始建于1975年,是云南省最早开展肿瘤放射治疗的单位之一;在2011年正式独立成肿瘤放疗科,是云南省地州上最早独立的放疗专科,同年经云南省卫生厅批准成为红河州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历经10年发展,在科室全体职工辛勤奋斗下,目前已发展成为云南省地州规模最大、诊治经验最丰富、诊治手段最多、设备最先进、最齐全的肿瘤放疗中心,是红河州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的主要成员科室。

00.jpg

三是凝聚青春之光芒。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每年选送医务人员到省外著名肿瘤专科医院进修学习,同时将全国最先进的肿瘤放疗理念带回边疆,规范放射治疗。他们积极撰写医学论文、参加各种省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学习提升学历,更新知识体系,在诸多科研成果、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比如,团队成员获“云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1项”、获“红河州科技进步三等奖”3次,个旧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个旧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院内“科技进步奖”1次;近几年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至5项,4次举办省级I类继教项目,是他们与时俱进,对医学的不懈的追求。而专家工作站的成立(苏州大学张力元教授专家工作站),是他们对大师的膜拜,也是自我的鞭策!


000.jpg



四是增强理想与信念。

“高质量的人文关怀、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一直以来都是肿瘤放疗科团体服务患者的标榜与信念。多年来,肿瘤放疗科严抓科室建设,树立了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文明服务宗旨。除了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病房服务外,科室内全体职工数十年如一日为患者捐赠粥食,被患者表扬“服务粥到”。此外,科室集体及个人先后获得“云南省先进卫生工作者”“感动医院集体奖”“优秀科室”“最佳护理团队奖”“优秀科主任”“最美医生”“最美巾帼奋斗者”“优秀党员”“抗疫英雄”“优秀护士长”等荣誉……这些奖状、荣誉的背后,是科室成员一片仁心、责任心、同情心汇聚成的一股涓流!

0000.jpg

省级“青年文明号”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个身份。这将鞭策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在新的起点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充分发挥该院青年人的火与热,聚焦主责主业、主动作为,为全州和周边更广泛区域群众提供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及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为谱写云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奏响“强国有我,强院有我”的青春乐章!


文/图  梁籽言、张宝月

延伸阅读: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云南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12年熬出一碗“暖心粥”

“打粥啦,打粥啦!”

清晨,一声声甜美的吆喝声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住院病区的走廊里响起,一名头戴燕尾帽的护士,用小车推着热气腾腾的粥款款走来。

12年、6吨大米、惠及2万余人次……这些数字真实印证了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为改善医疗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和暖心事的务实举措。从2011年开始,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就免费为住院患者熬粥、送粥,至今已经坚持了12年,“熬”出了和谐美好的医患关系。

1.jpg

这碗粥,是医者仁心的真实写照

一碗看似平淡无奇的一碗,却盛满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怀,让病房温情四溢……

熬粥是一场“爱的接力”,每个工作日从不间断。每天凌晨5点左右,夜班护士就开始泡米、熬粥,早上8点左右,护士将熬好的粥、白糖、小碗、小勺放上推车,开始新一天的送粥服务。

熬粥的由来,得从一名叫曹小四的皮肤癌患者说起。早些年,曹小四因家庭经济困难,决定中途放弃治疗,一度他连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医护人员得知后,立即为其提供爱心救助,为曹小四减免了放疗费、床位费、护理费共计2000元。为了真正帮助曹小四解决住院期间的一日三餐问题,科室医护人员商议,每人每月捐出一点钱熬粥,帮助更多像曹小四一样的贫困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这碗粥,也惠及到患者家属。护士张静说:“之前我们科住了一位患肺癌的退休工人,老人家退休金只有2000多元。每天早上,我们一间一间病房送粥,发现他的老伴常常站在病房门口等着。有一天,他老伴有点难为情地询问,‘如果还有剩下的粥,能不能给我们多打一碗?’护士当即回答,‘当然可以’。只要患者有需求,我们多增一碗米,多熬一些粥是完全没问题的。作为医护人员,我们不仅要做好护理、服务等本职工作,更重要的是要真心关怀患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我觉得送粥这种行为真的很好,对于像我老伴这种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吃不了硬的东西,喝粥就很合适。再说,护士做得很好吃,老伴原本吃不下东西,现在每天都想喝一碗护士送来的粥。”食管癌患者马某的家属说。

2.jpg

这碗粥,是医患深情的真挚传递

看似平淡无奇的一碗粥,却凝聚着浓浓的医患情……

在肿瘤放疗科,与医护人员诊疗室仅有一墙之隔的小房间,2011年就变成了科室专门的熬粥间。

曾经有一位姓张的宫颈癌患者,自己没有工作,丈夫在外打工挣钱,家里还有老人、孩子要照顾。面对高昂的治疗费,她只能省吃俭用。得知医院免费送粥的消息后,张女士十分激动。后来,张女士治愈出院,临走前,她兴地对医护人员说,每天喝着医院免费送的粥,不仅帮她省下了一笔钱,还让她坚定了与病魔抗争的信心、增强了热爱生命生活的信念。

12年前,外卖服务十分稀缺,在院内派送的一碗粥,为不少住院治疗的患者省去了外出买饭的麻烦。而在当下外卖送餐十分寻常的年代,对于住院患者来说,这碗粥依然为他们节省了不少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他们的一种精神依靠。“家里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只有老伴陪着我,我们老人上年纪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也不会点外卖。”一位姓梁的老人表示,正是有了科室每天送的粥,他们老两口不用到院外买饭,这对于他们来说真的非常方便。梁老的老伴说:“我们能天天喝护士送的粥,还不要钱,这服务确实‘粥’到,十分感谢他们!”

对于不少住院患者来说,一碗碗白粥,传递的是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爱之情,记录下的是数不尽的医患之间的感人故事。医护人员以最真挚、实在的方式,让一碗碗白粥传递出浓浓医患情!

0000.jpg

这碗粥,是医患同心抗癌的见证

在医患同心抗癌的艰难历程中,看似平淡无奇的一碗粥,一个坚持了12年的“小举动”,却为患者点亮了一座心灵的灯塔,照亮着他们前行的道路……

治疗疾病本身是件很痛苦的事,尤其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身体上的疼痛、食欲的骤降、源源不断的治疗费用等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让癌症患者遭受着来自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夹击。肿瘤放疗科主任王家祝表示,医护人员除了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更重要的还要懂得敬佑生命,一碗粥微不足道,却是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真心实意。

谈及难忘的经历,护士贺圆对一位给她写感谢信的患者刘师傅印象尤其深刻。多年前,刘师傅患鼻癌入院治疗,慢慢地,癌细胞扩散,迫使他不能张开嘴巴咀嚼食物,只能依靠流食。刘师傅的女儿为他打来科室熬的粥,因为病痛他拒绝进食,贺圆像哄孩子一样,将粥一口一口喂进他的嘴里。癌细胞的“入侵”并没有阻碍刘师傅对生命及生活的热爱,他每天坚持喝粥和刷牙,直到去世。刘师傅生前,贺圆送了一把崭新的牙刷给他。作为“回礼”,贺圆收到了刘师傅情真意切的感谢信。那封感谢信,也让贺圆在疲惫的工作之余,得到了满心慰藉。

“对于熬粥的护士们来说,患者们想吃、愿意吃,无疑也是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最好认同与支持。”贺圆说道,病人们能吃进东西去,不仅能为他们补充营养、增强体力。同时,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来说,也是莫大的鼓励。

“一碗粥,实际是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一片真心。”这是一位因患肺癌住院的李大爷,委托女儿向医院表达的感谢之言。

熬粥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不需要去找,它就在病人身上!医护人员治愈了患者,用一个个暖心举动给予患者支持。而患者以生命相托,回报满满信任,带给医护人员别样的幸福感!12年如一日的“暖心粥”,已将医学的意义,从帮助患者与疾病对抗,扩展到对患者的关心关爱,构建起了和谐美好的医患关系。


原载于学习强国 红河州学习平台 2023年4月19日

作者:何心瑜  赵俊峰

来源:红河州委卫生健康工委

作者单位: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杨树娟 段云娟 李世波

点击学习强国图标跳转,阅读原文

    

延伸阅读: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放疗科

2023年4月,共青团云南省委2022-2023年度全省“青年文明号”评选结果公示,红河州第三名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肿瘤放疗科脱颖而出,荣获2022-2023年度云南省“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000.jpg

肿瘤放疗是怎么回事?有什么作用?红河州肿瘤医院放疗科是什么样的团队呢?技术水平如何?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肿瘤放射治疗是怎么回事?有什么作用?

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量射线治疗肿瘤或其他疾病的方法,间称为“放射治疗”或“放疗”。放疗相当于用无形的“刀”将肿瘤“无创”消灭,达到类似手术切除的效果,所以放射技术里面也有“X刀、TOMO刀、赛博刀、质子刀”等名称,都是通过高端放疗设备直线加速、TOMO、赛博刀、质子重离子放疗设备等实现。手术、化疗、放疗是传统三大治疗手段之一,随着放疗技术及放疗设备的飞速发展,放疗联合手术、化疗、靶向、免疫、介入等治疗的联合应用,让早中期恶性肿瘤肿瘤患者治愈率提高,很多晚期恶性肿瘤变为了可长期生存类似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2005年UICC报告恶性肿瘤治愈率 55%,其中手术治愈贡献27%,放射治愈贡献22%。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肿瘤医院的统计资料显示:65%-75%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其整体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放疗可以应用到全身各部位恶性肿瘤,有些是根治性治疗,有些是术前、术后辅助治疗降低复发转移率,有些是姑息放疗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些是多手段的联合协同增效。

常见根治性放化疗的有:头颈部鼻咽癌、喉癌、舌癌、下咽癌、颈段食管癌、面部皮肤癌、不能手术局部晚期宫颈癌、低位直肠癌等肿瘤,可以保留器官及功能的情况下行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鼻咽癌总体治愈率已达80%以上,早期患者可达90%以上);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以将5年生存率由原来的30%-35%提高到接近50%。


放疗可以对手术不能切除或是术后复发风险性高的肿瘤进行后续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转移风险,常见的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根据分期,部分患者需要术后放疗是期治疗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


姑息性放疗在晚期癌症患者例如脑转移瘤、骨转移疼痛、肿瘤出血等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为肿瘤患者后续全身治疗创造机会。对因为年龄大、合并症多不能耐受手术或手术风险大的肿瘤患者,放疗是其重要治疗手段,部分患者是首选。


妇科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阴道癌等不能手术患者外照射放疗联合后装治疗是这些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部分手术后患者也需要术后放化疗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治愈率。


红河州肿瘤医院放疗科是什么样的团队呢?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放疗专业1975年3月组建肿瘤科时即开始筹建,1977年1月肿瘤放疗专业正式接诊放疗患者,是云南省最早开展肿瘤放射治疗的单位之一,并举办云南省第一届肿瘤放射治疗学习班。2011年1月肿瘤科发展为肿瘤外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成为云南省地州最早独立的放疗专科,同年经云南省卫生厅批准成为红河州肿瘤放射治疗中心。2013年我院肿瘤专业被评为第一批云南省肿瘤临床重点专科,肿瘤放疗科是重点专科的主要组成科室之一。放疗科 2019年评为医院第一批院内重点学科。肿瘤放疗中心于2020年5月18日增设二病区,目前中心两个病区实际开放床位达97张,发展为云南省地州规模最大的放疗专科。


肿瘤放疗1977年投入使用的钴60放疗机是当时云南省最先进的放疗设备,2006年国产双光子直线加速器投入使用,2010年在红河州内率先开展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015年进口双光子直线加速器投入使用,在红河州内率先开展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使我州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技术达到国内水平。


医院蒙自院区,即滇南区域医疗中心肿瘤中心建设项目正稳步推进中,医科达高端直线加速器Infinity、医科达10通道后装治疗系统、西门子大孔径CT已购置,机房建设中,预计2023年下半年可以投入使用,科室将能开展容积旋转调强(VMAT)、立体定向放疗(SBRT)、三维后装等先进放疗技术。同时TOMO配置许可证已获批,若TOMO也如期投入使用,红河州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将成为地州设备齐全、技术完备、诊疗技术达省内先进水平的肿瘤放疗中心,造福滇南地区人民。


红河州肿瘤放射治疗中心截止2023年12月有医务人员47人,医生16人,副主任医师3名,其中在读博士1名,肿瘤学硕士研究生6人,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7名,本科毕业医生已全部参加在职研究生进修班学习;高级放疗物理师2名,中级物理师1名,初级物理师3名;技师6名,其中本科3名;护理23名,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8人,本科13名。先后获得红河州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个旧市进步奖5项。承担云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1项,科室作为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红河州分中心一项,院内科研立项多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多项,在国外、国家、省部级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一篇,核心期刊多篇。


2019年中心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肿瘤放疗中心的张力元教授建立专家工作室,定期到科室指导疑难病例诊治、放疗技术、科研学术及人才培养。肿瘤放疗科独立13年来医生、物理师、技师、护士先后40余人次到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全国顶级的肿瘤专科医院进修学习,将最新诊疗规范、理念及先进的诊疗技术应用到肿瘤患者的诊疗过程中。


2018年我院正式转型为红河州肿瘤医院,2019年12月正式评为云南省第二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2020年起科室每年收治肿瘤放患者超过1000人,每年放疗20000余人次。目前放疗患者涵盖头颈部、胸部、腹盆腔及四肢等全身各部位肿瘤,科室规范开展各种肿瘤以放疗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术前放化疗、术后放化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热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科室诊疗水平在云南省处于省内前列水平。


肿瘤放疗科独立以来,获得“云南省青年文明号”、“红河州卫健委青年文明号”、“红河州青年文明”、“云南省先进卫生工作者”、“感动三院“集体奖、“最佳护理团队协作奖”、“感动三院”个人奖、“最美医生”、“最美巾帼奋斗者”、“抗疫英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室”、“优秀科主任”、“优秀护士长”等多个个人及集体荣誉。这个集体及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随时在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用心诊疗服务每一个肿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