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官网!
  • 工作时间
    24小时
  • 服务电话
    挂号指南、就诊建议:0873-2129212
    医疗咨询:0873-2129899
    建议与评价:0873-2129997
    疫苗接种咨询:0873-2129678
  • 医院地址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金湖东路229号
第二届滇南肿瘤学大会闭幕:凝聚共识与力量 推动抗癌事业新发展
来源: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日期:2023-12-20 浏览:701次 [ ]
摘要: 2023年12月19日,由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主办,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红河州医学会、红河州抗癌协会协办的“健康红河”第二届滇南肿瘤学大会,在美丽的锡都个旧、金湖之滨圆满闭幕。

2023年12月19日,由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主办,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红河州医学会、红河州抗癌协会协办的“健康红河”第二届滇南肿瘤学大会,在美丽的锡都个旧、金湖之滨圆满闭幕。这次大会,群贤毕至,群英荟萃,国内一大批权威和知名的专家、教授、学者从四面八方而来,云南省红河州肿瘤防治的同道,以及红河州十三县市卫健局的领导突破500余人,在一个主会场、两个分会场,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为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而聚,为凝聚各方共识和力量而聚,为努力攻克危害人民健康的肿瘤而聚。大会充分展示肿瘤防治最新研究成果,交流行业动态,共享创新硕果,共谋合作发展,为推动滇南抗癌事业的发展,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image.png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十几年来,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面对这一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健康云南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对此,“抗癌卫士”们责无旁贷,更不容懈怠。

image.png

专利转化、GCP项目签约、专科联盟签约、国内科技项目签约仪式

image.png

课题讨论

在“健康红河”第二届滇南肿瘤学大会上,各位专家、教授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立足于专业特长和学科优势,积极建言献策,聚焦肿瘤临床发展前沿,力求围绕学术热点,针对临床需求,全面、准确地反映临床肿瘤学领域的一些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技术,致力于推动肿瘤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进程和学科发展。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马刚,也作了《红河州肺癌现状分析》的专题讲座。红河州肿瘤发病登记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2016年恶性肿瘤登记数据相比,病种相似,除了胃恶性肿瘤中标率低于全国水平,其余基本与国内相近。其中,2016年至今,肺癌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泸西、个旧、建水、弥勒、蒙自肺癌发病形势不容乐观。目前,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已经建立肺癌科研专病数据库,完成13年共计15000例病例的收集,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创新应用试点科研项目——基于区块链的多中心科研服务课题。马刚表示,滇南乃至云南的肿瘤防治事业、中国的肿瘤防治事业,需要我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不断创新,不断激发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转化成为推动肿瘤防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image.png


肿瘤登记培训场景

聚力生命,载您远行。“健康红河”第二届滇南肿瘤学大会的召开,有一个愿望和目标,就是切实搭建横向交流平台,构建创新土壤、产生有价值的创新成果。让持续抓好创新成果的转化,凝聚成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强大合力。为此,大会期间,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与上海市肺科医院成功签约,联合开展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内科技合作项目;同时,还进行了一批专利转化及签约;进行了GCP拟开展项目意向协议签约;以及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与屏边县人民医院、红河县人民医院专科联盟签约等等。并成功召开了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内科技合作项目课题讨论会。以期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整体,探寻新知,发挥红河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在滇南乃至云南抗癌事业中的影响力,共同在整合医学之路上深耕、探索,这种精神,将可望团结和影响更多的同道,聚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的创新成果,更好地推动成果转化,惠及人民群众健康。

image.png

专家授课场景

早日攻克癌症,是全世界肿瘤科技工作者的共同梦想。2023年12月19日,“健康红河”第二届滇南肿瘤学大会闭幕,号召抗癌同道们携手共进,加强交流,深入协作,不断探索防治肿瘤的新方法,在健康红河、健康中国的战略实践中,迈出坚实和崭新的步伐。为推动滇南地区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肿瘤诊治能力和重大疾病防治及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能力,支撑“健康红河”建设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扩大滇南在国内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肿瘤学术影响力而作出积极的贡献。

文  赵俊峰  图  马普华  王逸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