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关于2024年新增5个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通知,红河州核医学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至此,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已经拥有5个州级质控中心,分别是:红河州肿瘤质量控制中心,红河州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红河州耳鼻咽喉科质量控制中心,红河州职业病质量控制中心,红河州核医学专业质量控制中心。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创建于1979年,是红河州内最早成立的核医学科,科室主要开展放射免疫检测及同位素扫描。2001年引进美国全自动放射免疫计数仪开展体外肿瘤标志物检测。2004年开展90锶/90钇皮肤瘢痕、浅表血管瘤的外照射治疗。2006年开展类风湿疾病的云克疗法。2008年开展89锶治疗肿瘤骨转移灶。2009年引进德国C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2010年引进飞利浦SPECT为滇南首台ECT,开展全身骨显像、肾动态显像、甲状腺或甲状旁腺显像、异位胃黏膜显像等核医学影像检查。每年同位素诊疗人次2000余人次。经过40余年发展,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已成为州内硬件设施最完善、开展业务最丰富、人员配置最齐全的核医学科室,在云南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目前,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已开展恶性肿瘤骨转移89锶核素内照射治疗、90锶/90钇核素外照射敷贴治疗等核素治疗技术,在红河州内均处于领先地位。云南省滇南区域医疗中心肿瘤医学中心建成后,即将开展甲亢及甲状腺癌131碘核素治疗。并且,核医学科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勇于创新,取得一定科研成果:近5年科室在《Cell Commun Signal》《Cell Proliferation》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5篇,参与云南省科技厅联合专项两项,获个旧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全国医学论文优秀成果奖1项。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还获得2023年云南省科技厅院士专家工作站立项,建立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管一晖专家工作站,在以国内知名专家管一晖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指导下,帮助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及肿瘤相关临床科室,在肿瘤核素诊疗领域,开展恶性肿瘤核素诊断及疗效评估、核素治疗、核素精准引导穿刺等临床应用;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搭建红河州医用同位素临床转化平台,促进医用同位素开发利用;依托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滇南肿瘤医学中心资源,建立红河州多模态分子影像平台、红河州核素诊疗一体化平台,而今,又成为红河州核医学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对提高地区乃至云南省核医学诊治水平、丰富恶性肿瘤诊治手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文:赵俊峰)
延伸阅读: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简介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始建于1940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功能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全国肿瘤诊疗服务与管理能力建设第一批试点医院。曾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单位”“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云南省卫生健康先进集体”、云南省第一批“云岭先锋党建带群建示范单位”“云南省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医院”“红河州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专科排名在云南省DRGs权威公示中,肺癌、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肝癌等均名列前茅,食道癌、胃癌、肾癌、脑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垂体瘤等多个专业也进入云南省前20名,形成了以胸外科、乳腺外科、甲状腺外科、肿瘤妇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六大龙头”为引领的完备的肿瘤诊疗体系。在2024年1月8日,国家卫健委刚刚公布的有2112家医院参评的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中,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在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和满意度评价四个维度方面,均较上一年度明显提升,排名全国肿瘤专科医院第30名。其中,CMI值排名全国肿瘤专科医院第11名,四级手术例数排名全国肿瘤专科医院第29名。
延伸阅读: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专家团队
张雅斌,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兼职副教授,医学学士,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现任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
专业擅长:从事普通放射医学、CT、磁共振等医学影像诊断及核医学 PET / CT 分子影像诊断工作20余年,特别在胸部及乳腺影像诊断方面有更多的研究,擅长乳腺癌、肺癌等全身各部位肿瘤的影像诊断。
主要社会兼职:云南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常委;云南省核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云南省分盟委员;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委员;中国西部肺癌研究协作中心云南分中心委员;云南省肺癌防治协会理事;云南省医师协会放射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红河州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云南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
张雅斌先后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进修学习乳腺钼靶、普通放射及 CT 诊断;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磁共振科进修学习磁共振诊断;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PET 中心进修 PET / CT 分子影像诊断。并经常到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地参加短期培训学习。在红河州内率先开展乳腺导管造影检查,为导管内病变(如早期导管内癌)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在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承担国家防癌筛查项目肺癌早诊早治肺部低剂量 CT 筛查工作,参与相关项目分别获得个旧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
张雅斌带领的核医学团队开展多个目前红河州内唯一能开展的诊疗项目,如骨扫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及疗效监测、肾动态显像分肾功能评价、甲状腺或甲状旁腺显像、异位胃黏膜显像等 SPECT 诊查,还有疤痕及浅表血管瘤敷贴治疗、骨转移癌核素治疗等,并为即将开展的 PET / CT 和核素治疗中心诊疗服务做好了人才和技术的储备。
杨俊,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大专学历,石家庄医专医疗系毕业,从事核医学工作40余年 ,曾任云南省核医学分会常委,云南省医院协会核医学管理工作委员会委员,红河州专家协会会员。专业特长:临床核医学,治疗与诊断;放射性核素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癌,皮肤血管瘤,瘢痕疙瘩,牛皮癣,慢性湿疹,核素影像诊断等。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科技进步奖两项,两篇发表在全国核心期刊上,两篇发表在省级刊物,其中一篇《CA-153、CEA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荣获 2007 年全国医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1989年,杨俊主持筹备恢复云锡职工医院核医学科,由于领导重视,起点高,很快成为滇南地区同行中核医学设备最先进,开展项目最多的科室,在本地区创造了许多个第一,如:1990-1992 年,首次建立个旧地区吸碘 131 率正常值,至今仍是滇南地区唯一建立吸碘 131 率正常值实验室,论文在西南、西北地区会议上交流,同年在本地区首次开展放射免疫 HCG、β2- 微球蛋白、铁蛋白、胃泌素、血管紧张素、醛酮等一批项目,填补本地区空白;1993年配合红河州公安处,在红河州率先开展放射免疫吗啡测定。1999年在红河州首先引进双管γ检测仪使工作效率提高3倍。2001年在本地区率先引进美国雅培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仪,使科室工作上了一新台阶,该设备在国际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较短的检测时间,较多的服务项目,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服务项目从原来 10 个增加到 30 余个,当地人民享受到一流的服务。
2003年,引进中科大扫描机,结束了红河州地区核医学只有功能,体外无显像的历史:2004年开展的放射性核素治疗皮肤病,目前在红河州地方医院仅此一家。经100余例癜痕疙瘩,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达41%。
施宏萍,女,主治医师,兼职讲师。2010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从事核医学影像诊断十几年,曾先后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进修学习,擅长SPECT、PET/CT影像诊断。
陆鸿全,男,主管药师,药理学硕士,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药师,工作职责,放射性药物的标记与质量控制。2019年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药理学专业,研究方向:天然药物产物的药理作用研究,硕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硕士论文库,于2021年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修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标记与质量检验。
研究经历:
参与云南省科技厅科技项目两项:
1.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联合专项,白藜芦醇调控Sirt1/TGFβ/Smad环路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8FE001(-283)。
2.云南省科技厅中医药基础研究专项,百合固金汤加味治疗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所致口咽部急性黏膜损伤的临床研究项目编号:202101AZ070001-200。
发表论文:
Sun W , Lu H , Lyu L , et al. Gastrodin ameliorates microvascular reperfusion injury–induced pyroptosis by regulating the NLRP3/caspase-1 pathway[J].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9, 75(4):531-547.(IF:5.080)
Lyu L, Zhao Y, Lu H, et al. Integrated Interaction Network of MicroRNA Target Genes in Keloid Scarring[J]. Mol Diagn Ther. 2019;23(1):53-63.(IF:4.476)
Sun W, Lu H, Dong S, et al. Beclin1 controls caspase-4 inflammsome activation and pyroptosis in mouse myocardial reperfusion-induced microvascular injury[J]. Cell Commun Signal. 2021;19(1):107. (IF:7.525)
Sun W, Dong S, Lu H, et al. Beclin-1 overexpression regulates NLRP3 activation by promoting TNFAIP3 in microvascular injury following myocardial reperfusion[J]. Cell Signal. 2021;84:110008.(IF:4.850)
Sun W , Lu H , Cui S,et al.NEDD4 ameliorates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by preventing macrophages pyroptosis[J].Cell Commun Signal.(2023) 21:29.(IF:8.225)
教学工作:
带教楚雄医药专科学校影像技术专业医教协同班《核医学》课程基础知识。
延伸阅读:
管一晖教授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PET中心主任,国内著名核医学影像专家,其所任职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是全国最早引进PET的单位之一。2023年,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获批建立管一晖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获得了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的管一晖专家工作站的牌匾。
管一晖教授主持完成PET检查累计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开展新型分子探针显像超过60种,位居全国第一;他长期从事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影像诊断及研究工作,带领团队探索二十余年,牵头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牵头多项基于PET/CT的疾病诊疗队列研究,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率,为国内同行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研究思路。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将通过云南省管一晖专家工作站平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项目合作,共建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推动核医学诊疗质量控制,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核素分子探针临床科研工作,逐步开展核素诊疗一体化工作;充分发挥核医学学科优势,搭建核素探针研发平台,深化医用同位素临床运用,丰富恶性肿瘤诊治手段,探索基于PET/CT的恶性肿瘤精准诊疗模式,推动全州核医学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