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9日,在红河州残联的引领下,红河县委党校组织2024年乡村残疾人工作者专题培训班的全体学员,来到红河州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现场教学观摩及调研活动。据悉,红河州残疾人康复中心于2021年9月与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合作运营,设置床位78张,各项工作开展有序,美誉度和知名不断提升。
红河州残疾人康复中心致力于打造成为以下“三个中心”:一是打造成“公建公营公益”的中心,二是打造成“党委政府关心关爱残疾人”的中心,三是打造成“检验残联服务残疾人能力”的中心。红河州残联每年都组织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医师,深入13县市偏远乡村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开展“上门评残”和疑似残疾儿童筛查,至今“上门评残”325人,筛查残疾儿童466人;医院共救治残疾儿童483人,较好地解决了残疾人群众的“急难愁盼”。
康复科医师宗师彤,就康复服务团队和服务内容展开了细致的讲解,目前,红河州残疾人康复中心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的技术支持下,不断完善康复团队、外科矫形团队、听力重建团队,为残疾患者提供专业康复服务。
全体学员以此现场教学培训为契机,纷纷表示要把残疾人康复中心服务内容、残疾人所能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宣传到全县的每个家庭、每个残疾人,努力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办大事。同时,也期望社会各界发扬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关心支持残疾人的康复医院工作,共同推进残疾人民生民心福址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图 王颖芳
延伸阅读: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院与昭通市残联开展学习交流
不久前,昭通市残联理事长王晓芸、昭通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冮万松一行,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院参观学习,红河州残联和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领导分享和探讨了残疾人康复中心运营管理的经验,双方就康复医疗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共同提升康复医疗的服务水平。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医疗机构,始终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面而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不仅拥有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还开设了儿科、耳鼻喉头颈外科、眼科、骨科、外科、中医科、心理科、肿瘤内科以及全科医疗科等门诊科室,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各类疾病患者的需求。康复医院还配备了临床检验科、超声影像学科以及药房等,确保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院与红河州残联携手,全力打造成一所公建、公营、公益为主的康复综合医院,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目前,康复医院主要致力于儿童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等领域,针对各类肢体运动、言语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患儿,医院提供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感觉统合治疗、传统康复以及假肢矫形等综合治疗方法。在红河州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医院的康复救助对象已扩大至0-14岁有康复需求的患者,这一举措为无数家庭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2022年,以急诊外科主任王大锋为代表的“肢体矫形团队”加入,为康复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技艺,为40余名患者提供了专业化的矫形治疗服务。2023年,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妮娜博士为代表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技术团队加入,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这些专家团队的加入,为康复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通过此次深入交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与昭通市残联及相关医院,将进一步深化学习,共同推动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
文 许瑶瑶 王颖芳 图 陶敏 喻永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