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官网!
  • 工作时间
    24小时
  • 服务电话
    挂号指南、就诊建议:0873-2129212
    医疗咨询:0873-2129899
    建议与评价:0873-2129997
    疫苗接种咨询:0873-2129678
  • 医院地址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金湖东路229号
钱包丢了找得回来 小儿病危救得过来 患者真心感谢红河州三医院
来源: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日期:2018-10-18 浏览:6986次 [ ]
摘要: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场秋雨过后,十月的个旧也有了凉意,随之而来的降温,使大家不约而同穿上了厚厚的衣裳。但就在这个阴雨绵绵的秋天,一股股暖流却沁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心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场秋雨过后,十月的个旧也有了凉意,随之而来的降温,使大家不约而同穿上了厚厚的衣裳。但就在这个阴雨绵绵的秋天,一股股暖流却沁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心里。


图片1.png


2018年10月6日,在很多人都还在尽情地享受国庆假期时,该院众多医护人员却依然坚守的在自己的岗位上。这天,来自建水的李女士听说该院肾内科的医生和专家医术高明,便带着生病的父亲、带着孩子慕名前来寻医,李森林医师为李女士父亲进行精心诊治后,李女士一家便安心地离开了医院。离开医院很长一段时间后,李女士正准备从包里拿东西时,才意识到自己的钱包遗忘在医院里,想到医院人来人往,钱包难免遗失,于是李女士赶紧驱车回医院寻找钱包。赶到医院后,本来心急如焚的李女士脸上很快地挂上了笑容。原来,李森林医师在发现有病人的包遗失后,便让科室的医护人员挨个询问病人,由于多方询问无人遗失,当时也没有李女士的联系方式,于是只能先代为保管,准备下班便交由医院保卫科来寻找失主。李女士赶回医院后,李森林医师便与门诊的汪晓溪医生一起,将钱包内财物与李女士进行了核对,核对无误后,将钱包完璧归赵。对于此次钱包的失而复得,李女士百感交集,当即写了一封感谢信,并激动地说道:“感谢李医生与汪医生,你们医院的医生不但医术高明,品德也十分高尚,州三院医护人员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佩!”


图片8.png


就在之前几天,医院投诉办也接到了一个来自患儿家属的电话,不是投诉,却是感谢。电话中,病人家属满怀感激之情地说:“感谢儿科的范永萃主任与鲁思医生,还有儿科的各位医护人员,如果不是她们的及时抢救及无微不至的护理,我们可能再也见不到孩子了。”后经了解得知,原来在2018年6月4日的晚上7点左右,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出生仅有11天的病危女婴,从外院转入了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就诊,当时这个女婴状况极差,呼吸急促,面色青紫,生命体征不稳定,经检查后确诊为新生儿肺炎,并出现呼吸衰竭、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病情极其危急,当时医生就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而之前在另外一家医院,医生建议立即转昆明的大医院就诊。

然而,患儿父母是元阳的贫困农民,经济条件不好,且转院途中患儿可能就会发生意外,为此,其父母恳请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救救孩子”。很显然,收治这样的高危患儿,医生承担着极大的风险,但范主任和鲁医生面对这样的情况,仍然毫不犹豫将孩子收治,予以1级护理和能量支持及多种监护手段,竭尽全力对患儿进行了救治。经抢救后,患儿病情终于得到了控制。但没想的是,险情于次日9点再次发生,患儿突然出现了病情反复,医生再次下达了病危通知,并立即对患儿进行了抢救。经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终于再次将这个岌岌可危的孩子从鬼门关给“抢”了回来。但是,儿科的医护人员始终不敢松懈,时刻都关注着患儿的病情变化。最终,在通过医生不懈努力和护士细致入微的精心护理下,患儿终于在第10天完全脱离生命危险,并逐步好转,康复出院。

患儿回家后,健康成长起来,父母感激涕零,打来电话致谢:“你们的医生护士对待我们孩子真的是比亲人还要亲啊,还有一个不知名的小护士,照顾孩子比我们还好,是你们这些医生护士,让我们这个家庭再次充满了希望!”

采访札记:请帮我们把感谢说出来!

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采访中,还遇到了一位老母亲,她说:“在当今社会,有这样的好医生,我们真的感谢不完,希望媒体帮我们把这份感谢说出来!”

原来,这位老母亲的女儿李薇,因为肠癌,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做了手术,术后化疗过程中,患者发生便秘,是孙春权医生用手指,一点一点帮患者的大便抠出来……这位母亲说:“孩子小时候,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他们拉扯大,而今住院,解不出大便,是医生用手指一点点抠出,他们不嫌弃患者,说他们是患者的再生父母,一点也不为过。”

这位母亲说:“之前,我为孙春权医生和医院的医护人员送过锦旗,但这远远表达不了我的内心感谢,我真心新闻媒体帮助我们,把这份真诚的感谢,告诉这个美好的世界。”

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医德医风记录本上,我们看见了这样的一份份感谢:

患者余金保,为胸外科邓修平、彭守兴送上锦旗;

患者王家福,为泌尿科陈云送上锦旗;

患者张焱,肠癌康复13年,为手术医生石水平送上锦旗;

还有重症监护室主任赵见云,主动退还患者为表达感谢送上的3000元钱;骨科王大锋医师,主动退还患者2000元酬谢金;神经内科龚继松主任、梁冬梅护士长,主动退还患者1000元酬谢金;泌尿科陈云医师,多次退还患者2000元、1000元酬谢金;胸外科邓修平医师,主动退还患者600元酬谢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动退还患者400元酬谢金……

在这家医师的宣传栏上,有这样一句话:“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初心,救死扶伤的誓言是初心,职业的坚持更是初心的坚守。”在患者的感谢中,我们不仅看见了这份初心,也看见了医德的崇高。


记者:段 杰  通讯员:万 权 编辑: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