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官网!
  • 工作时间
    24小时
  • 服务电话
    挂号指南、就诊建议:0873-2129212
    医疗咨询:0873-2129899
    建议与评价:0873-2129997
    疫苗接种咨询:0873-2129678
  • 医院地址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金湖东路229号
践行总理嘱托 筑梦健康中国 红河州肿瘤医院获正式授牌
来源: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日期:2018-04-26 浏览:7007次 [ ]
摘要: 2018年4月20日,在红河州委、州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红河州卫计委根据《红河州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加挂红河州肿瘤医院牌子的批复》,正式向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连升授予“红河州肿瘤医院”的牌子,标志着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实施“立足红河,面向云南,辐射东南亚”的肿瘤医院品牌战略,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2018年4月20日,在红河州委、州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红河州卫计委根据《红河州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加挂红河州肿瘤医院牌子的批复》,正式向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连升授予“红河州肿瘤医院”的牌子,标志着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实施“立足红河,面向云南,辐射东南亚”的肿瘤医院品牌战略,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光影魔术手拼图1.jpg


今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是总理关心和批示解决好“云锡公司矿工肺癌问题”43周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红河州第三人医院于1975年就开展了肿瘤防治工作,是云南省成立较早的肿瘤专科之一。2013年,医院肿瘤学科被评为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原云锡总医院)始建于1940年,2003年6月30日由云南锡业公司移交红河州人民政府管理,是一所集急救、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肺癌防治合作中心,曾承担和参加原国家卫生部及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对肺癌早诊早治的科研工作;是云南省最早的、目前红河州规模最大、诊治经验最丰富、诊治手段最多、设备最齐全的肿瘤医院,云南肿瘤综合治疗中心红河(个旧)基地。


光影魔术手拼图.jpg


早在1975年1月29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303号作了“关于云锡公司矿工肺癌问题”的报告,就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重视。遵照总理的指示,中国肿瘤防治事业奠基人之一的李冰,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吴桓兴、谷铣之、黄国俊、孙燕、殷蔚伯、刘雄华、胡豫、胡郁华、秦永年、蔡伟民、吴雄标等一批批中国肿瘤防治事业的专家和教授,多次深入云南省红河州的百里锡山进行调研、考察,指导当时云锡职工医院、今天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的肺癌防治工作,并在这里成功举办了云南省首届肿瘤放射治疗学习班。1977年1月19日,该院钴60放疗机投入使用,标志着该院成为云南省开展恶性肿瘤放疗最早的医院之一。

而今,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已从矿工肺癌诊治工作,拓展到头、颈、乳腺、胸、腹盆、四肢等肿瘤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介入治疗和中药治疗等。恶性肿瘤影像病理诊断、手术、放疗、化疗、靶向、介入、中药及生物免疫等临床综合诊疗技术方面,在滇南地区均处于领先水平。《云锡矿工肺癌病因学研究》199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迄今为止,云南省医疗卫生单位唯一获得的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据统计,1975年以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累计收治肿瘤患者约8万余人次,仅最近10年,就收治癌症患者10717人,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98岁。其中,早期肺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95%;早中期乳腺癌综合治疗5年和10年生存率、鼻咽癌放疗5年和10年生存率,均达到国内水平,已走出数十位全国、全省“抗癌明星”。例如,全国“抗癌明星”王运鸿,以及有幸参加过国庆观礼和周恩来总理邀请宴会的耿国全,云锡老工人周天保等等。

为推动恶性肿瘤防治新进展,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不断用实力开创未来,提升了肿瘤学科建设的综合诊疗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2011年,在云南省卫生厅的批复下成立了红河州肿瘤放射治疗中心;2012年,在红河州率先建立了肿瘤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实验中心、肿瘤层流病房、消毒供应中心;2013年,依托医院专业优势成立了红河州医学会肿瘤学分会;2014年,承担“国家肺癌早诊早治”项目课题,同年,“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通过省级验收……

 2015年,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搭建起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平台,成功举办了云南省肿瘤生物治疗与化疗前沿研讨会暨红河州肿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北京恶性肿瘤诊治指南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高峰论坛暨红河州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研讨会,肿瘤放射治疗及综合诊治规范新进展学术会议暨2015年云南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学术会议等,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殷蔚伯教授、余子豪教授、胡逸民教授,徐国镇教授等等,共同探讨和展望肿瘤防治的发展前景,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宋三泰教授对上述肿瘤防治“群英会”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2016年,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新引进的一台进口医科达直线加速器又投入使用,成为云南唯一拥有两台直线加速器的地级医院,使红河州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技术及疗效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同时,购置云南省最先进的东芝Aquilion one Vision 640层微量子电影CT、飞利浦 Ingenia II 3.0T全数字多源磁共振等设备,为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综合治疗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017年,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等各大医院以及红河州各县市的抗癌专家和学者50余人,又相聚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共同研讨和推动“肺癌精准治疗”,旨在让精准医疗能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地丰富并优化肿瘤诊疗模式,同时,让这些新的治疗手段能够提供更强有力的体系结构来加速精确医疗的发展,顺应肿瘤治疗的未来趋势,引领医学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期间,为积极争取国内专家教授及其创新团队来帮助红河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发挥好高层次专家在红河州肿瘤防治工作中的支持引领作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还积极稳步、扎实有效地建成严新民、刘春晓、龚树生、钱浩4个专家教授工作站,让红河州肿瘤防治工作如虎添翼。例如,国际知名泌尿外科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刘春晓,多次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指导开展了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下右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等等,为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学科建设和技术创新,发挥了积极的带动和推动作用。

随着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的技术创新和进步,以及肿瘤多学科建设的齐头并进,众多肿瘤患者生命涅槃,赢得新生。

2011年冬天,对于云南省蒙自市一位43岁的普氏气管癌患者,是如此地冷酷,又是如此地温暖。她曾经到北京求医问药,然而,至少10多万元的手术费让家境平平的她望而却步。一筹莫展之际,有人建议她返乡,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试一试”,没想到,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为其实施了手术,至今身体状况良好,而手术费用只是在北京预计需要开支的三分之一。之后,仅2012年上半年,就有5位来自蒙自市的喉癌患者,住进了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3年10月,68岁的宣威高老汉,因为两年多前忽然得“怪病”,经常发生高血压,高压可达280-300mmHg,吓得他到各大医院求医,而症状未得改善。后来,高老汉到红河州蒙自市投奔他的小儿子,病情反复发作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就诊,该院泌尿外科发现其“病根”在体积7×8×10厘米的巨大嗜铬细胞瘤上,这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病”,某些患者可因长期高血压致严重的心、脑、肾损害或因突发严重高血压而导致危象,危及生命。于是成功为其解决了这一医学上的疑难重症,高老汉欢欢喜喜康复出院。高老汉幽默地说:“要不是医生技术水平高,我这高血压还不得冲破血压表。”

2015年1月1日,基于肿瘤专科发展的需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整合优势资源,将肿瘤外科与普胸外科合并成立胸外科,于2015年3月25日独立成功开展了“全胸腔镜下左肺上叶肺动脉袖状肺叶切除术”,弥补了云南省胸外科领域中“胸腔镜肺动脉袖状肺叶切除术”的空白,这是继2013年8月该院在云南省率先开展“全胸腔镜下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之后,胸腔镜微创手术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突破,标志着该院胸外科微创手术技术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之后,又继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在云南省内第二家开展了“全胸腔镜下左全肺切除术及纵膈淋巴结清扫术”等等。

2015年6月上旬,红河州华锋二手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例行体检,一名管理人员的影像报告显示左腹部有一直径16厘米的巨大胰腺囊肿,于是到一家三甲医院就医,医生认为这类囊肿大多由急性胰腺炎所致,少数为胰腺外伤或胰癌所致,约80%~90%发生腹痛,但这名患者从来没有患过急性胰腺炎,也没有受过胰腺外伤,之前没有任何症状,所以认为也并非胰腺囊肿囊肿、而是肾上腺囊肿的可能。转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手术后,确认其为巨大胰腺囊肿,泌尿科主任凭借精湛的“大外科”技术,为其成功切除,让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患者送来锦旗:“精医重德 ,三乙赛三甲;勇于担当 ,医护创双优。”

不仅仅患者赞誉,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的肿瘤专科建设,也赢得了同行的好评。例如,个旧市鸡街镇乍甸邦干村委会布底寨村小组15个月大的小女孩芳芳(化名),发生罕见的肠系膜畸胎瘤,据查阅已知的医学文献报道,目前世界上只有两例。小女孩父母带其辗转多家医院后,最终是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为其成功摘除。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对口帮扶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的张旭垠医师由衷感慨:“非生殖腺的腹部细胞畸胎瘤极为罕见,新生儿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几乎所有非生殖腺的畸胎瘤均发于儿童,大部分儿童的畸胎瘤发生于骶骨尾部。像小女孩这样巨大的肠系膜畸胎瘤,有文献记载的屈指可数。小女孩很幸运遇到了这么好的医生,遇到了这么多伸出援手的好心人,才能九死一生捡回一条性命。”

又如,金平县瑶族妇女黄大妹,据回忆大约10年前发现腹部鼓胀不适,并逐年长大。6年前,黄大妹曾经到一家三甲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告知其盆腔内发现肿瘤群,建议其转其他大医院检查治疗。但黄大妹靠栽种包谷等农作物为生,家庭贫困而不得已放弃治疗。后来,无奈来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该院肿瘤多学科的数位专家联手,沉着冷静地直面患者术中大出血、心脏停止等一系列危象,最终将黄大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成功为其切除盆腔内10余个累计重达13公斤的低恶性卵巢颗粒细胞瘤。

在对肿瘤患者积极有效的医疗救治中,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还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表现出莫大的人性化关怀。例如,恶性黑色素瘤晚期的22岁“白化病”女孩尚婕妤,与收养她的78岁拾荒老人段必亮演绎的“红河版酒干倘卖无”的故事,经医院主动联系媒体,做成深度民生报道,见诸《春城晚报》、《都市时报》、腾讯首页《存在》栏目,为尚婕妤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腾讯公益募捐的善款76372.22元,保证了尚婕妤与段必亮老人的人道主义救治和基本生活,最终在中央电视台12频道《道德观察》栏目播出,社会各界纷纷给予医院赞扬和感谢。

美国华盛顿大学流行病学博士丹尼,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研究所,与乔友林博士和史密斯?詹尼弗一同开展有关感染和肺癌的三个独立项目研究,专程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交流访问后,表示惊讶:“没想到在中国南疆这个美丽的小城里,还有这样一家医院,肿瘤防治研究水平竟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各项工作做得非常细致。”

早日攻克癌症,是全世界肿瘤科技工作者的共同梦想。红河州卫计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温凡给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连升同志授予“红河州肿瘤医院”的牌子后,强调指出:“希望红河州肿瘤医院牢记总理的嘱托,不断探索防治肿瘤的新方法,为开创红河州抗癌事业新局面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为筑梦健康中国,开创新的业绩,谱写新的篇章。”


赵俊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