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官网!
  • 工作时间
    24小时
  • 服务电话
    挂号指南、就诊建议:0873-2129212
    医疗咨询:0873-2129899
    建议与评价:0873-2129997
    疫苗接种咨询:0873-2129678
  • 医院地址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金湖东路229号
忆我的老师——孙燕
来源: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日期:2025-05-20 浏览:76次 [ ]
摘要: 回忆是时光的密码,解开它,我仿佛又回到了1975年……

回忆是时光的密码,解开它,我仿佛又回到了1975年……


1975年1月29日,周恩来总理阅悉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关于云锡公司矿工肺癌问题”的报告,指示:“一定要解决好云南锡矿工人的肺癌防治”。1975年3月9日,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原云锡职工医院在云南省地州率先成立了肿瘤科。于是,中国肿瘤防治事业奠基人之一的李冰,以及吴桓兴、黄国俊、孙燕、殷蔚伯等一大批中国肿瘤防治事业的专家和教授,从此搭起了首都北京与锡都个旧的“连心桥”。同年5月,我作为在云锡马矿卫生所锻炼了几年的基层医务人员,有幸被选调到刚刚成立的肿瘤科工作,师从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专家孙燕。


孙燕,1929年出生于河北乐亭,中国工程院院士,临床肿瘤学家,国家癌症中心(NCC)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1951年,孙燕毕业于燕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51年--1956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医学,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1959年--1979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作;1979年--1981年,在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工作;1986年--1994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作;1999年,担任国家药品(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经年过去,我依然记得,1975年至1980年间,我跟随孙燕老师学习工作及深入百里锡山的点点滴滴。

QQ_1749281576017.png

孙燕(右一)


还记得那时的矿山,条件非常艰苦,从个旧到马矿多数时候是走路,有些地方没有路,需要顺着矿工用麻绳和木头编织出来的梯子,手脚并用地往上爬。进入矿洞,铁铸的梯子是下到坑道深处的必经之路,矿洞里很潮湿,梯子很滑,一不留神就会掉下去。


孙燕老师主动背着药箱,走在前,我跟在后面,每次看到孙老师吃力地往下或往上爬时,我也争着将药箱抢过来背在身上,对孙老师说:“这些路我走得多些,我来打头阵”。


每当这时,孙老师总是笑着对我说:“你是女同志,哪能让你在前面,危险的地方应该我先上,我不能辜负了周总理的嘱托”。


多年过去,每每想起,心里都是暖暖的。


除了去矿山看望矿工和开展肺癌普查,其他周而复始的日子,就是每天早交班、查房、病案讨论,为“红医班”、“肿瘤临床学习班”、“肿瘤放疗学习班”、“阻断治疗学习班”等学习班的同学们讲课,孙燕老师忙得不亦乐乎,肿瘤科和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孙燕老师忙碌的身影,完全没有北京专家的“架子”。


在孙燕老师的指导下,我和科室的其他医生逐步对矿工肺癌流行病学、病因学、普查、预防措施、早期发现与诊断、治疗等防治工作有了系统的认识,为今后开展早诊、早治打下了基础,科室的诊治工作也在专家的指导下逐步走上正轨,我个人还曾在云锡公司组织的病历质量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的好成绩。

QQ_1749281597999.png

之后,锡矿工人肺癌防治被列入国家“六五”“七五”“八五”医学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医院也因此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肺癌防治合作中心,曾承担和参加国家卫生部及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肺癌早诊早治科研工作。1999年,《云锡矿工肺癌病因学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云南省医疗卫生单位迄今获得的最高级别的国家科技进步奖。


QQ_1749281612475.png

作为一名锡矿工人防癌防治的参与者,我见证了医院从1975年成立云南省地州最早的一个肿瘤科,到2019年建成国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再到2020年6月开工建设的云南省滇南肿瘤区域医疗中心,一代代的医务工作者,在“践行总理嘱托、聚力肿瘤防治”的征程中,在筑梦健康中国的道路上,坚韧不拔、矢志不渝履行着“抗癌先锋·守望健康”的使命,为建设一所距离医学前沿和各族人民群众最近的现代化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而长风破浪,直挂云帆。


杨美玉 口述   杨欣蓉 整理

讲述者简介:

杨美玉,女,1934年生,现年90岁,毕业于长沙矿治学院,1975年5月从云锡马矿卫生所调入原云锡职工医院肿瘤科工作,1989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