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再次完成一例高龄老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许某某今年92岁,11月18日因为不慎摔倒,“左侧股骨颈骨折”收住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经骨科赵林主任及周源主治医师评估及制定手术方案,择期为患者进行了“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020年12月10日,患者的患肢恢复情况及伤口愈合良好予以出院,目前,现者已可以在助行器辅助下缓慢行走。
股骨颈骨折,是由于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导致股骨头以下股骨颈基底部以上发生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其实,这样的病例在老年人中很常见,也有人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老年人随年龄增大,骨组织钙含量减少,骨质变得疏松,骨骼弹性减少,脆性增加,承受外界力量的能力减弱,因此不需要多大的暴力,如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甚至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骨折。老年人反应能力减弱,步态变缓,遇到障碍物躲避能力下降也容易发生跌倒。而股骨颈这个地方骨质相对较薄弱,是应力上的弱点。在正常站立时,双侧髋关节分别承受人体的重量,当老人跌倒时,全身重量就可能压在一侧脚上,加重了髋关节的负担,这时最薄弱的股骨颈就首当其冲,如果不能承受这突如其来的重量,就会发生股骨颈骨折。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已成功开展高龄老年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多例,年龄最大者100岁,手术技术成熟、成功率高,适用于高龄股骨头、颈粉碎性骨折患者,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患者,股骨头部良性肿瘤不宜行刮除植骨者,对于恶性转移性肿瘤股骨颈病理骨折,为减轻病人痛苦,也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假体置入人体后,其抗磨损能力大约为10至15年,而老年人患者由于活动频率较小,且受力强度低,一般可维持10至20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对于一些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老说,在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再配合一些措施,假体基本上可以维持一生。
骨科主任赵林提醒,老年人跌倒后诉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走路,应想到股骨颈骨折的可能。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老年患者没有明显的手术禁忌身体条件允许的话,建议进行手术治疗,有助于早期离床活动,便于护理,同时可以减少因为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面对“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万一发生了,要积极应对,争取较好的结果,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更舒适、更顺心。
摄影报道 / 骨外科 杨焯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