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能活多久?是患者和家属问过医生最多的问题。能活多久?有的医生会无奈的说“我算不了,我不会算命”。这句似是而非的回答道出的确是事实。有的医生会客观回答该病的各期的生存时间。而事实就是个体差异真的很大。
2021年6月,为加强我院胸痛中心及肿瘤心脏病学科建设,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张宏专家团队工作站落户我院,对我院心血管诊治技术水平的提升给予了大力支持。
州三医院心血管内科自 1994 年与肾内科、呼吸内科分科独立组建以来,历经 20 余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心血管病诊治技术较为成熟的科室;本院是红河州肿瘤医院,近年肿瘤诊疗水平的提高,本科室从 2017 年开始积极开展肿瘤心脏病学新课题,2018 年 6 月 8 日经医院党委研究决定,心血管内科正式更名为心血管内科暨肿瘤心脏病学科。
目前,我国本土多个省份出现了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3-11岁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持续存在。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按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要求,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从11月3日起,开始为个旧市区3-11岁儿童进行新冠疫苗接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通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依据国家卫健委《职业病诊断质量控制规范》,云南省职业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按照省卫健委工作要求,对省卫建委指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质量进行现场评估,2021年11月2日,由邱炜教授带队,杨国菊、宋家卫、荣欣、李晓艳等几位教授、专家共同组成的云南省职业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对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职业病诊断机构质量控制进行评估和指导。
近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王娟医师的《女性移动关爱中心》创新案例,在2021全国健康物联创新路演大会上荣获一等奖。
2021年10月29日,由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承办的2021年度红河州耳鼻咽喉科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疗新进展培训班,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蒙自康复院区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提高红河州耳鼻咽喉科领域学术水平和专业发展,研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红河州耳鼻咽喉科质量控制中心工作。
近日,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医护人员为一位99岁的患者文安库举办了一个温暖的“白寿”生日会。“白寿”是99岁的雅称,因“百”字去掉上边的一是“白”字,故99岁为“白寿”。而这位“白寿”生日会的主角文安库,是一位曾在赫赫有名的“红军师”37师服役的老战士。
泌尿外科,建立于 2010 年 11 月 4 日。截止 2020 年 6 月止,陈云任主任、杨娟任护士长。截止 2020 年 6 月泌尿外科共有医护人员 18 人,其中正高级职称 1 人、副高级职称 1 人、中级职称 1 人、医师 4 人、主管护师 3 人,护师 5 人。截止 2020 年 6 月,全科职工中本科人数 10 人,专科人数 8 人。截止 2020 年床位达到 29 张,2019 年床位使用率达到 109%,全年出院 1258 人次,全年门诊量达到 6188 人次。
2021年10月27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许汪斌专家团队”莅临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学术讲座,由许汪斌教授、代冬梅教授主讲,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及进修、规培、实习医务人员参会,为该院在学术交流、专业技术提升方面提供难得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