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这个1991年3月15日出生的哈尼族姑娘,很少有人会关注到,在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洛恩乡拉博村委会,还有一个叫么德村的贫困山寨。她是么德村第一个读大学的女孩,知恩图报的她一直念念不忘,初中三年,是上海市奉贤区刑侦支队的一位警察叔叔资助她,读大学的时候国家又给她3500元补助,让她成为“白衣天使”和“南丁格尔”的梦想变成现实。正因为如此,当新冠疫情阻击战打响的时候,她义无反顾,慷慨出征,成为驰援湖北抗疫战场上的执甲白衣,并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现已批准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当全面小康吹响冲锋号、进入大决战的时候,她义不容辞,挺身而出,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迎风绽放、阳光灿烂的铿锵玫瑰。
有人把她喻为“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红河哈尼族“花木兰”,她就是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王龙芬。
驰援湖北抗疫出征的时候,她和医疗队的战友们宣誓:“要当共产党的人,先干共产的事!”她以生命赴使命,已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白衣战士的责任担当。援助湖北抗疫凯旋,组织安排医疗队员们回家休养一段时间,不知疲倦的她刚下抗疫战场、又主动奔赴脱贫攻坚战场,当起扶贫干部与哈尼族村民的“翻译员”和“联络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凭借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出色的工作业绩,王龙芬先后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最美逆行者”荣誉称号、咸宁市人民政府“咸宁市荣誉市民”称号、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嘉奖、红河州妇女联合会“最美巾帼奋斗者”荣誉称号、个旧市妇女联合会“最美巾帼志愿者”荣誉称号、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度先进工作者”等。
抗疫战场的执甲白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席卷全球。中华大地,全民战“疫”,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迅速行动,周密部署,严密防控,打响了全面迎战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战。王龙芬积极响应医院党委发出的倡议,第一时间报名参战。2020年2月2月12日,王龙芬与战友慷慨出征,踏着风雪,与云南省医疗队的队员们集结后,奔赴湖北咸宁嘉鱼县,并在抗疫前线,渡过自己29岁的生日。
逆行之路,勇士之路!来到咸宁市嘉鱼县人民医院后,王龙芬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因医院转出一名待排查新冠肺炎的危重患者至康泰医院,王龙芬便与医疗队其他7名医务人员来到康泰医院,负责护理待排查新冠肺炎而单独隔离的重症患者。隔离病房中,没有护工,没有家属,患者所有的生活起居都由王龙芬和她的队友亲自操持。每天她们既要完成测量体温、护理腹腔引流管、送患者外出检查等专科护理,又要做好端屎倒尿、翻身扣背等基础护理,还要进行强化沟通、全面疏导等贴心护理。穿着厚重闷热的防护服,忍受着长期佩戴护目镜带来的太阳穴不适感,6个多小时不吃不喝,王龙芬任劳任怨的守候在患者身边,看到患者治愈出院,便是她最骄傲的选择和最由衷的欣慰。
2020年4月6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援助湖北抗疫医疗队20名队员平安凯旋,实现了“零感染,打胜仗”的总体目标。从湖北平安归来后,按照医院的安排,王龙芬又到云锡公司机关幼儿园协助学校落实疫情防控情况。如何配置消毒液、如何消毒校区、发现疑似症状如何隔离……王龙芬无微不至地帮助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为校园疫情防控牢牢筑起安全防线。王龙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人们尊称她抗疫英雄,然而,他们说,面对疫情,个人的力量轻如尘埃;国家的意志,白衣战士的情怀,全社会的支持,所有人对生命的热爱,像三山五岳巍峨,像江河大海澎湃!
脱贫攻坚战场的铿锵玫瑰
红河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援助湖北抗疫归来,又圆满完成各项守土有责的抗疫任务,组织安排休假,王龙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红河县洛恩乡,也正是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对口帮扶的脱贫攻坚战场,3年来,医院派出的驻村工作队员们遍访贫困户605户3121人,进行危房改造358户;积极争取单位领导支持,协调扶贫资金近100万元,让帮扶对象面貌焕然一新,直接对口帮扶的73户贫困户与片区605户贫困户全部如期脱贫。并且,辍学生清零,道路交通、活动室建设、饮水、动力电、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标准化卫生室等全部达标。眺望希望的田野,是2200亩草果、2100亩茶叶和650亩本那芭蕉,以及新建的黑木耳人工食用菌基地。王龙芬回家休养,目睹了家乡的旧貌新颜,百感交集。而此刻,也正是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时刻,全面小康的冲锋号催人奋进。
于是,王龙芬又主动投入到脱贫攻坚这场大决战中。其中,王龙芬家所在的村委会是由10个哈尼村落组成的,长期在村里生活的大多是不懂汉语的老人和小孩。每当驻村工作队入户排查时,往往因交流不畅而给工作带来困难。为让工作队队员与村民能沟通顺畅,王龙芬主动当起了翻译员。她与工作队队员深入村民家中和田间地头,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落实建档立卡户生活现状。她把“政策术语”哈尼化,让村民们更容易理解相关政策知识,而熟悉村民实际情况的她,也能把村民的诉求准确地反映给工作队队员,这为驻村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便利。
在当好翻译员的同时,王龙芬不忘疫情常态化防控,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向村民们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大家正确看待疫情,切实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她还到孤寡老人家中,帮老人打扫房间、折衣叠被,为老人们送去温暖。这位抗疫战场上的哈尼族“花木兰”,转身又开放成脱贫攻坚战场上的铿锵玫瑰。
王龙芬牢记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如何报恩与报国,这名火线申请入党的中共预备党员,用实际行动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摄影报道/赵薏 赵俊峰